[發明專利]歷史教學用的連擊水碓模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8819.0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711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汪國棟;姚杰;王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汪國棟 |
| 主分類號: | G09B25/02 | 分類號: | 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防護罩 鉛柱 水輪 模型基 連擊 轉軸 轉動 歷史教學 旋鈕 側面中部 轉動連接 轉軸末端 螺栓 半圓狀 慣性力 圓柱狀 轉動力 拉簧 螺接 內寬 內嵌 內圈 內置 水渠 環繞 | ||
本發明提供歷史教學用的連擊水碓模型,包括模型基臺,螺栓和拉簧,所述模型基臺兩端側面中部均設置有防護罩轉軸,且兩個所述防護罩轉軸上均轉動連接在十二組半圓狀所述防護罩的兩端,并且防護罩轉軸末端螺接有防護罩調節旋鈕使得防護罩處于防護罩調節旋鈕和模型基臺之間。本發明慣性加速道和鉛柱的設置,水輪內圈中部環繞內嵌有水渠式的慣性加速道,且慣性加速道內置有三個圓柱狀的與慣性加速道內寬相一致的鉛柱,使得水輪在轉動的時候能夠帶動鉛柱在慣性加速道內轉動,由于鉛柱質量較重,一旦鉛柱在慣性加速道轉動起來將為水輪提供更加強大的慣性力,從而使得水輪為連擊轉軸提供更加強大的轉動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教學模型、教學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歷史教學用的連擊水碓模型。
背景技術
水碓,又稱機碓、水搗器、翻車碓、斗碓或鼓碓水碓,舊時中國農用器具,流行于中國多數地區,一種借水力舂米的工具,是腳踏碓機械化的結果,水碓的動力機械是一個大的立式水輪,輪上裝有若干板葉,轉軸上裝有一些彼此錯開的撥板,撥板是用來撥動碓桿的。每個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桿,桿的一端裝一塊圓錐形石頭,下面的石臼里放上準備加工的稻谷,流水沖擊水輪使它轉動,軸上的撥板臼撥動碓桿的梢,使碓頭一起一落地進行舂米。
現代社會中僅存的水碓大多已經不作為生產加工的器具了,而作為歷史文化使用,但是現有的水碓模型制作技術并沒有作為廣泛流傳使用,而如專利申請號CN201120425918.2中的一種仿古木制玩具水碓,包括屋頂和底座,底座上裝有四個支柱,在四個支柱外圍一側設有柵欄,四個支柱上方安裝有屋頂,底座上靠近左側兩支柱旁設有支架一和支架二,靠近右側兩支柱旁設有支架三,支架一與支架二之間設有水輪,水輪輪心一側設有主齒輪,主齒輪一端固定在支架二上并連接在支架二上的帶動軸上,帶動軸另一端連接支架三,帶動軸上設有副齒輪和若干轉針,支架二與支架三間還設有杠桿軸,在杠桿軸上設有若干撞錘,底座頂端與撞錘位置對應處設有若干撞錘托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可以讓兒童在游戲中認識杠桿原理和齒輪互動原理,既能讓兒童在游戲中產生樂趣,又能使兒童學到科學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功效。上述專利中的水碓并不能還原古代水碓的傳動關系,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又如專利申請號CN201510257640.5中一種技術領域為水碓的名為增力水碓,將傳統的水碓板改成接水碗,將傳統放在下方的水槽搬移到水碓輪的上方,水槽與溪水流接通,其它基本不變,這樣增加水碓輪的轉動力,只能用于水碓。
并且又如上述專利中的水碓缺少具體改進,針對教學使用,不能夠帶來教學實際作用,并且在模型使用時易被損壞,一旦模型損壞,將造成巨大損失。
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歷史教學用的連擊水碓模型,以期達到更具有更加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歷史教學用的連擊水碓模型,以解決現有不能夠帶來教學實際作用,并且在模型使用時易被損壞,一旦模型損壞,將造成巨大損失的問題。
本發明歷史教學用的連擊水碓模型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汪國棟,未經汪國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88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