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及其排風冷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7116.6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37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群英;李成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伊絲頓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43/07 | 分類號: | A47J43/07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濤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品 料理 系統 及其 風冷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及其排風冷卻方法,其技術方案的要點是包括置于食品料理機上部前端的第一進風口、置于食品料理機上部后端的第二進風口、置于食品料理機底部的第三進風口三個進風口和置于食品料理機上部后端的出風口,在食品料理機內設有將外界冷風從三個進風口吸入散熱然后從出風口排出的抽風裝置。本發明從食品料理機上部前后兩個、底部共三個進風口,將外界冷空氣同時抽入,三股氣流都要經過馬達罩然后都從出風口被排出,三股冷空氣匯聚在一起對馬達等關鍵部件進行冷卻,冷卻效果非常好,可以大大延長馬達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及其排風冷卻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食品料理機,其冷熱風的進出是混亂的,沒有形成最終的效果,產品機殼發熱嚴重,馬達等關鍵部件的壽命得不到保障。
本發明就是基于這種情況作出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散熱降溫效果好的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及其排風冷卻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食品料理機上部前端的第一進風口1、置于食品料理機上部后端的第二進風口2、置于食品料理機底部的第三進風口3三個進風口和置于食品料理機上部后端的出風口4,在食品料理機內設有將外界冷風從三個進風口吸入散熱然后從出風口4排出的抽風裝置。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食品料理機內設有與所述出風口4連通的排風道16和馬達組件,所述馬達組件包括馬達罩6及設于所述馬達罩6內的馬達7,所述排風道16始于所述馬達罩6尾部的抽風孔12止于所述出風口4,在所述食品料理機內還設有連通所述第一進風口1與所述排風道16的第一進風道8、連通所述第二進風口2與所述第一進風道8的第二進風道9、連通所述第三進風口3與所述排風道16的第三進風道10。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風道8始于所述第一進風口1,穿過所述馬達罩6前端的馬達罩第一進風口11,進入馬達罩6內最后止于所述抽風孔12。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進風道9為所述食品料理機的上殼13內壁與所述馬達罩6之間的空腔,所述第二進風道9始于所述第二進風口2止于所述馬達罩第一進風口11。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進風道10始于所述第三進風口3向上穿過所述食品料理機的底殼17空腔,從所述馬達罩6底部的馬達罩第二進風口18進入馬達罩6內最后止于所述抽風孔12。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風道16設于所述第二進風口2的下方,所述抽風裝置設于所述馬達罩6內且位于所述抽風孔12的后方。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風裝置為與所述馬達7同軸連接的離心機14。
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的排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進風口3設在所述食品料理機的底板15上,所述食品料理機上部前端設有前板19,所述第一進風口1為前板19與所述上殼13之間的縫隙,所述馬達罩第一進風口11為所述馬達7與所述馬達罩6之間的縫隙。
一種如上所述食品料理機排風系統的排風冷卻方法,其特征在于:啟動所述抽風裝置,外界的冷風通過三種途徑同時抽入食品料理機內部對其內的部件冷卻然后從所述出風口4排出,三種途徑分別是:
途徑一:通過所述第一進風口1進入,經第一進風道8被離心機14從馬達罩6后端的抽風孔12抽出進入排風道16,最后從出風口4排出;
途徑二:通過所述第二進風口2進入,分別經第二進風道9和第一進風道8,然后被離心機14從馬達罩6后端的抽風孔12抽出進入排風道16,最后從出風口4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伊絲頓電器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伊絲頓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71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盤內孔車夾具
- 下一篇:醫用內窺鏡人工智能系統的硬件架構及圖像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