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級前臉卡口車型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3529.7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90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尚凌輝;劉家佳;王弘玥;張兆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捷尚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奧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級 卡口 車型 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級前臉卡口車型識別方法。本發明以車前臉檢測定位技術、車標定位技術為基石,采用多個深度卷積神經網絡集成學習,分別實現車輛的品牌車標、車型、車型年款這三個任務的識別(其中車型年款包含車標和車型,車型包含車標),然后結合各級別學習分類器的輸出置信度、先驗統計出來的相似車型混淆矩陣以及三個級別的包含關系,輸出魯棒的車型識別結果。本發明識別的車型可以具體到車輛的品牌、型號和年份;通過三個分類器的集成,可進一步提升車輛車型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視頻監控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分級前臉卡口車型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管理在人們的經濟、社會活動中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對交通管理的層次、質量等問題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新要求。因此,對智能交通的深入研究變得愈發有意義。
在大量的交通卡口視頻數據中尋找特定目標車輛,對于交通管理和視頻偵查都有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技術手段通過識別車輛牌號來檢索和定位,雖然車牌識別準確率較高,但是在套牌、無牌、車牌遮擋等條件下,此類技術基本無法實用。因此,基于圖像的車型識別技術更具價值和實用性。
基于此類技術的專利有《車型識別方法及裝置-201410381923.6 》、《一種車型識別方法及系統-201410313009.8》、《基于前臉特征的車型識別方法-201410009098.7》以及《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車型識別方法-201510071919.4》。
此類技術的缺陷:
這些技術中有的采用人工特征提取方法,但是此類特征非常依賴人的先驗知識,魯棒性較差;有的通過深度學習提取魯棒特征,然后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來識別車型,此方法存在模板局限、匹配精度差以及效率低下問題;有的采用卷積神經網絡學習離線訓練,但是只能識別訓練庫中已有的品牌和車型,對于不停上市的新車型無能為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分級前臉卡口車型識別方法。
本發明以車前臉檢測定位技術、車標定位技術為基石,采用多個深度卷積神經網絡集成學習,分別實現車輛的品牌車標、車型、車型年款這三個任務的識別,然后結合各級別學習分類器的輸出置信度、先驗統計出來的相似車型混淆矩陣以及三個級別的包含關系,輸出魯棒的車型識別結果。
本發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第1步:分析交通卡口圖像,采用基于深度卷積神經網絡分類的方法對圖像中的車前臉做粗定位。
第2步:對第1步定位出的車前臉區域,基于深度卷積神經網絡檢測車前臉的特征點位置,其中包括車標、車燈、擋風玻璃、車牌、車前保險杠下沿共計11點。
第3步:根據第2步定位出的11個點,分別精細化摳取車前臉包圍盒以及由先驗的相對位置關系,摳取出粗略的車標區域。
第4步:車標區域和車前臉包圍盒分別縮放至固定大小,分別將車標區域輸入到車標分類器、車前臉包圍盒輸入到車型與車型年款分類器中,得到此輛車的品牌、車型、車型年款排序結果以及相應的置信度。
第5步:由上而下地融合三個分類器結果;根據事先統計出來置信度高低閾值以及相似車型混淆矩陣,對三者融合輸出一個一致的車型結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識別的車型可以具體到車輛的品牌、型號和年份;通過三個分類器的集成,可進一步提升車輛車型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方法流程圖。
圖2為分類結果融合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捷尚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捷尚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35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臉識別方法及其系統
- 下一篇:人臉檢測的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