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聽力設備與用戶應用間創建可信綁定的系統、設備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2166.5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38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A·M·文德爾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北歐聽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9/06;H04R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顧小曼 |
| 地址: | 丹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聽力 設備 用戶 應用 創建 可信 綁定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聽力設備與用戶應用間創建可信綁定的系統、設備及方法。本發明公開了方法和設備。公開了一種在聽力設備與用戶應用之間創建可信綁定的在用戶應用中進行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獲取第一認證材料;將包括第一認證類型標識符和第一認證數據的第一認證請求發送至聽力設備;接收包括認證密鑰標識符的認證響應;存儲認證密鑰和認證密鑰標識符,其中,認證密鑰基于第一認證材料;以及使用認證密鑰和認證密鑰標識符將用戶應用連接至聽力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包括聽力設備和用戶附屬設備的聽力設備系統。具體地,本發明涉及用于在聽力設備系統的實體之間創建可信綁定的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在無線通信技術的持續發展中,去往和來自聽力系統的不同實體的無線通信不斷增加。然而,為了確保聽力設備系統中的通信,新技術為助聽器制造商帶來新的挑戰。聽力設備系統的無線通信接口希望使用基于開放標準的接口。然而,這在安全性方面帶來了許多挑戰。
發明內容
需要用于提供用戶應用和聽力設備的簡單、有效和安全的配對的裝置、設備和方法。
因此,公開了一種在聽力設備與用戶應用之間創建可信綁定的在用戶應用中進行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獲取第一認證材料;將包括第一認證類型標識符和/或第一認證數據的第一認證請求發送至聽力設備;接收包括認證密鑰標識符的認證響應;存儲認證密鑰和認證密鑰標識符,其中,認證密鑰可選地基于第一認證材料;以及使用認證密鑰和認證密鑰標識符將用戶應用連接至聽力設備。
此外,公開了一種在聽力設備與用戶應用之間創建可信綁定的在聽力設備中進行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可選地發送聽力設備的安全數據,其中,安全數據指示聽力設備中應用的認證類型;發送第一認證材料;接收包括第一認證類型標識符和/或第一認證數據的第一認證請求;驗證第一認證數據;以及如果成功驗證第一認證數據,則確定并存儲認證密鑰。
而且,提供了一種配置為進行在本文描述的用戶應用中進行的方法的用戶應用。提供了一種配置為進行在本文描述的聽力設備中進行的方法的聽力設備。
提供一種用于包括聽力設備的聽力設備系統的用戶附屬設備的用戶應用,用戶附屬設備包括:處理單元;存儲器單元;以及接口,其中,用戶應用在用戶附屬設備上運行時配置為:獲取第一認證材料;將包括第一認證類型標識符和/或第一認證數據的第一認證請求發送至聽力設備;接收包括認證密鑰標識符的認證響應;存儲認證密鑰和認證密鑰標識符,其中,認證密鑰基于第一認證材料;并且使用認證密鑰和認證密鑰標識符將用戶應用連接至聽力設備。
此外,提供了一種聽力設備,聽力設備包括:處理單元;存儲器單元;以及接口,其中,聽力設備配置為:發送第一認證材料;接收包括第一認證類型標識符和/或第一認證數據的第一認證請求;驗證第一認證數據;并且如果成功驗證第一認證數據,則確定并存儲認證密鑰。
本發明的一個重要優點在于,至少在初始配對之后提供用戶應用與聽力設備之間的安全和容易的配對。此外,本發明允許多種方式來認證關于聽力設備的用戶應用,進而為驗配師提供增加的設計自由度。
本方法、應用和設備使驗配師、聽力設備制造商甚至聽力設備用戶能夠從用于在聽力設備與用戶應用之間創建可信綁定的多種方式中選擇合適的初始配對或創建可信綁定的方法。
重要優點在于,認證密鑰不在用戶應用與聽力設備之間傳輸,這增加了聽力設備系統通信中的安全等級。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和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是顯而易見的,其中:
圖1示意性地示出聽力系統,
圖2示出用戶應用與聽力設備之間的信令的示例性信令圖,
圖3示出用戶應用與聽力設備之間的信令的示例性信令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北歐聽力公司,未經大北歐聽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21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