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路由器實發功率測試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2028.7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961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杏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L12/771;H04B17/15;H04B17/29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吳輝輝 |
| 地址: | 20161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由器 實發 功率 測試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路由器性能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路由器實發功率測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無線網路Wi-Fi逐漸普及世界各地。Wi-Fi是一種允許電子設備連接到一個無線局域網(WLAN)的技術,通常使用2.4G特高頻(UHF)或5G超高頻(SHF)ISM射頻頻段。連接到無線局域網通常是有密碼保護的;但也可是開放的,這樣就允許任何在WLAN范圍內的設備可以連接上。Wi-Fi是一個無線網絡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
無線網絡上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無線上網,幾乎所有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支持Wi-Fi上網,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實際上就是把有線網絡信號轉換成無線信號,使用無線路由器供支持其技術的相關電腦,手機,平板等接收。手機如果有Wi-Fi功能的話,在有Wi-Fi無線信號的時候就可以不通過移動聯通的網絡上網,省掉了流量費。
Wi-Fi產品發射機輸出射頻信號,通過電纜輸送到天線,由天線以電磁波的形式輻射出去。發射功率是射頻單元出來的功率,不包括天線增益。發射功率決定著發射出去的無線信號的強度和距離。發射功率越大,信號強度越強,同時發射距離也相對較遠。因此測量發射機的發射功率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為現有技術中的相關技術:
如公開號為CN106792875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Wi-Fi產品發射機發射功率的測試方法及系統”,該發明公開了一種Wi-Fi產品發射機發射功率的測試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將待測試器件的無線信號進行衰減,獲取衰減值;通過帶有無線網卡的電腦獲取衰減后的信號強度值;根據所述衰減后的信號強度值計算所述待測試器件的發射功率。
又如公開號為CN102711137A的專利文獻公開的“一種無線局域網發射參數的測試方法及其測試系統”,該發明涉及一種無線局域網發射參數的測試方法,通過將無線局域網發射參數信號轉化為數字低頻信號,再進行發射參數測試;與此相應,該發明涉及一種無線局域網發射參數的測試系統,包括發射參數測試模塊和PXI硬件模塊化儀器,所述PXI硬件模塊化儀器包括PXI矢量信號分析儀,所述PXI矢量信號分析儀包括數字化儀、下變頻器和連續波形發生器,通過彼此之間的連接,將無線局域網發射參數信號轉化為數字低頻信號,再傳輸給發射參數測試模塊進行測試。
以上專利文獻以及現有相關技術中,Wi-Fi產品的射頻發射機靜態參數都是在DUT(待測路由器)在測試模式下表現的一些參數,反映了DUT在測試模式的工作狀態,是理想的測試,不能反映DUT在實際工作狀態下的射頻情況。有些DUT在測試模式下射頻靜態參數的測試結果都為通過,但在用戶實際使用中,卻出現卡頓、上網慢的情況,因此,測試DUT在實際工作中的射頻發射機靜態參數是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路由器實發功率測試方法及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路由器實發功率測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連接第一終端、待測路由器及信號分析儀,設置待測路由器的無線網絡SSID,將第二終端連接至待測路由器的無線網絡;
S2.設置第一終端及第二終端的IP地址,并設置待測路由器的待測參數,所述待測參數包括:待測模式、待測信道及待測速率;
S3.通過打流軟件,設置第二終端向第一終端打流;
S4.通過信號分析儀測量不同待測參數下待測路由器的實發功率。
進一步地,步驟S1中,連接第一終端、待測路由器及信號分析儀具體為:
第一終端與待測路由器的LAN口連接;
第一終端與信號分析儀連接;
待測路由器一路外接天線,另一路與信號分析儀的VSA端口連接。
進一步地,步驟S1中,還包括:
對待測路由器與信號分析儀的連接線路進行線損校準。
進一步地,步驟S1中,設置待測路由器的無線網絡SSID具體為:
通過待測路由器的IP地址打開待測路由器的網頁控制界面,于所述網頁控制界面設置待測路由器的無線網絡SSID。
進一步地,步驟S3具體為:
S31.設置兩個打流終端的IP分別為第一終端的IP地址及第二終端的IP地址;
S32.設置由第二終端的IP地址向第一終端的IP地址打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202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