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綠茶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0964.4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09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士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定縣得圣貢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23F3/14 | 分類號: | A23F3/14;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51300 貴州省黔南布依***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綠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綠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綠茶的原料由杜仲鮮葉和茶樹鮮葉組成,其重量份配比為杜仲鮮葉75~85份和茶樹鮮葉15~25份;具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采摘:清明后,晴天露水干后,采摘時間為上午 9 時至中午 12 時,下午 3 時至 6時,采茶梢健壯挺直、一芽一葉初展 ;
(2)攤青:將采摘后的杜仲葉和茶葉分別均勻攤放竹篩上,攤葉厚度為15~20cm,攤青 時間為2~3h,攤放至鮮葉含水量減少15~20%,用手捏鮮葉其表面無水分時為止;
(3)蒸青:采用蒸汽殺青機進行殺青,將經過攤青后的杜仲葉和茶葉按配比投入蒸汽殺 青機中,蒸汽溫度110~120℃,蒸汽壓力0.5~0.6Mpa,蒸機轉速130~140轉/min,投葉量為 8~12kg/min,蒸青時間60~120s,將鮮葉蒸勻蒸透、不出現紅梗紅葉、暗葉、焦邊葉,蒸青的 適宜程度應掌握葉色青綠、有粘性、梗子折之不斷、無青草氣味時為止;
(4)冷卻:采用冷卻機進行冷卻脫水,將步驟(3)中經過蒸青后的蒸青葉進行冷卻,并脫 去蒸青葉表面水分,冷卻風量為30~35m3/min,其投葉量為10~12kg/min,冷卻時間為3~ 5min,冷卻至蒸青葉含水量為50~60%,其葉色翠綠、手感柔軟時為止;
(5)干燥:將冷卻后的物料進行干燥,采用烘干設備進行漸進式脫水干燥,由4臺相同型 號的烘干機組成,分四次進行干燥,其投葉量為8~12kg/min,第一臺烘干機溫度為140~ 145℃,干燥時間為5~7min;第二臺烘干機溫度為135~140℃,干燥時間為4~6min;第三臺 烘干機溫度為130~135℃,干燥時間為3~5min;第四臺烘干機溫度為125~130℃,干燥時 間為2~4min;當混合物料干燥至含水量為5~6%時為止;
(6)碾磨:將干燥后的物料進行粉碎研磨,采用球磨機或研磨設備進行研磨,碾磨時間 為70~100min,并過800~1000目篩,獲得綠茶粉;
(7)包裝入庫:將碾磨后的綠茶粉放入食品級塑料袋,外套編織袋,裝箱并放入專用溫 控貯藏室進行保質貯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驟(1)的鮮葉采摘過程,杜仲葉和茶 樹鮮葉在采摘前均經過遮光處理,遮光處理的遮光率為75~85%,遮光時間為48~72h。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驟(3)中蒸青過程,采用蒸汽殺青機 進行殺青,蒸汽溫度112~115℃,蒸汽壓力0.5~0.6Mpa,蒸機轉速140轉/min,投葉量為 10kg/min,蒸青時間90~120s,將鮮葉蒸勻蒸透、不出現紅梗紅葉、暗葉、焦邊葉,蒸青的適 宜程度應掌握葉色青綠、有粘性、梗子折之不斷、無青草氣味時為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綠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步驟(4)的冷卻過程,采用120K型號的 冷卻機進行冷卻脫水,冷卻風量為35m3/min,其投葉量為10kg/min,冷卻時間為3~5min,冷 卻至蒸青葉含水量為53~56%,其葉色翠綠、手感柔軟時為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定縣得圣貢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貴定縣得圣貢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096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夠降低脂肪的保健茶
- 下一篇:一種紅茶及其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