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8107.0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73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項陽;厲天威;劉磊;李敏;羅兵;李斌;唐力;黃開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29/08 | 分類號: | G01R2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余永文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蘿崗區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雷電 回擊 電磁場 檢測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方法和系統,其中方法包括步驟:根據待檢測雷電回擊現場的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周圍空間介質特性,計算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根據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構建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并計算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中雷電流的傳播速度和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等效波阻抗值,利用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并根據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中雷電流的傳播速度和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等效波阻抗值,獲取待檢測雷電回擊現場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電磁場的分布特性。上述方法,能夠精確獲得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中的雷電流的傳播規律和分布情況,從而精確獲得的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電磁場分布特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磁場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雷電回擊產生的雷電電磁脈沖作為一種對電磁敏感設備的典型危害源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為了預防雷電回擊導致相關設備的損壞,合理設置設備的設置地址、設備參數等,需要對雷電回擊進行準確的檢測分析。由于雷電的主要物理過程都是在雷電通道內進行的,因此雷電通道的研究是雷電研究的重要方面,仿真計算是雷電通道研究的重要手段,可用于根據測量的雷電特征參量來推算未知特征參量。
傳統的雷電回擊模型采用分布參數電路模型,把雷電通道看成R-L-C傳輸線,其中R、L、C分別是單位長度的電阻、電感和對地電容,電流傳播速度由模型結構和參數決定,并不一定滿足實際觀測規律,并假設傳輸線的電磁波是橫向電磁場結構,然而,對地面上的垂直導體,實際的合成電磁場是非橫向電磁波,所以分布參數電路模型無法得到精確的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結果。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雷電回擊檢測無法得到精確的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結果的問題,提供一種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方法和系統。
一種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根據待檢測雷電回擊現場的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周圍空間介質特性,計算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
根據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構建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
根據所述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計算所述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中雷電流的傳播速度和所述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等效波阻抗值;
利用所述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并根據所述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中雷電流的傳播速度和所述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等效波阻抗值,獲取所述待檢測雷電回擊現場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電磁場的分布特性。
上述雷電回擊電磁場的檢測方法,根據雷電回擊現場實際情況計算雷電回擊通道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根據該等效電感值構建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并進行計算,能夠精確獲得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中的雷電流的傳播規律和分布情況,從而精確獲得的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的電磁場分布特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根據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構建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的步驟包括:
利用理想平面導體構建大地平面,利用垂直于所述理想平面導體的導線構建雷電回擊通道路徑;
根據待檢測雷電激發源的特性,在所述導線靠近所述理想平面導體一端串聯集總參數電流源;
根據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單位長度的等效電感值,在所述導線上串聯設置多個電感,生成雷電回擊電磁場模型。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集總參數電流源波形與待檢測雷電回擊通道底部電流波形相同。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集總參數電流源的波形表達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81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