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網防臺抗臺工作的集成系統及應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5302.8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63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房殿閣;于振;郭雨松;徐希源;門永生;馮杰;蘆倩;吳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3/00 | 分類號: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網 防臺抗臺 工作 集成 系統 應用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網防臺抗臺工作的集成系統及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氣象監測裝置、數據安全接入系統和防臺抗臺系統,所述氣象監測裝置通過移動互聯網與防火墻連接;所述數據安全接入系統分別與所述防火墻和安全隔離裝置連接,所述防臺抗臺系統通過電力信息內網與安全隔離裝置連接;所述氣象監測裝置將監測到的氣象信息發送給防臺抗臺系統對所述測到的氣象信息進行管理。當出現異常情況時,系統將以多種方式發出報警信息,提示工作人員應對報警點予以重視或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從而有效彌補公共氣象信息在電力防臺抗臺應急處置中的應用不足,增加電力防臺抗臺應急處置手段。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應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網防臺抗臺工作的集成系統及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當今時代,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電網規模也不斷擴大,臺風對電網影響的風險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電力應急指揮中心尤為關注。各級電力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已實現了互聯互通,并在此基礎上部署了應急指揮信息系統,實現了應急信息管理、應急資源管理、應急值守、應急指揮等功能,大大提升了應急信息采集、處理、交換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應急處置的效率,在歷次突發事件處置及重要活動保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經過多年運轉證明,應急指揮中心在臺風處置中氣象信息獲取方面暴露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對氣象信息的針對性不強,無法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氣象數據分析。
部分現有的電力單位自建的氣象監測裝置氣象要素采集不完善,未沒應用于臺風的處置。臺風來臨時,應急指揮中心從氣象部門發布的公共氣象監測點的信息獲得風速、風向、降雨量等氣象信息。但目前公共氣象監測點往往布置在人口密集區,在重要電力設備設施所在區域并未設置。而風速、風向受地形影響較大,與重要電力設備設施區域的實際情況差異甚遠,導致風力、風向信息針對性差;由于部分重要電力設備設施遠離公共氣象監測點,導致降雨量信息針對性不強。
發明內容
為彌補公共氣象監測信息的不足,提升應急指揮中心運力,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網防臺抗臺工作的集成系統及其實現方法,本發明有效彌補公共氣象信息在電力防臺抗臺應急處置中的應用不足,增加電力防臺抗臺應急處置手段。
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網防臺抗臺工作的集成系統,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氣象監測裝置、數據安全接入系統和防臺抗臺系統,所述氣象監測裝置通過移動互聯網與防火墻連接;所述數據安全接入系統分別與所述防火墻和安全隔離裝置連接,所述防臺抗臺系統通過電力信息內網與安全隔離裝置連接;所述氣象監測裝置將監測到的氣象信息發送給防臺抗臺系統對所述測到的氣象信息進行管理。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安全接入系統部署在電力信息外網中,用于對互聯網與電力信息內網之間數據的傳輸并進行安全認證;所述防臺抗臺系統用于對臺風的監測預警、災損統計上報、資源調配和臺風恢復情況分析。
進一步地,所述氣象監測裝置包括:氣象傳感器、數據采集模塊、網絡通信模塊、供電模塊、防雷裝置、防水機箱以及固定支架;
所述氣象傳感器、數據采集模塊、網絡通信模塊、防水機箱和防雷裝置分別與供電裝置連接,所述氣象監測裝置通過網絡通信模塊將氣象信息傳送至防臺抗臺系統。
進一步地,所述氣象傳感器包括采集大氣溫度的溫度傳感器、采集大氣濕度的濕度傳感器、采集大氣壓力的大氣壓力傳感器、采集風向的風向傳感器、采集風速的風速傳感器和采集降雨量的降雨量傳感器;
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依次連接的微信號控制器、安全傳輸控制器和存儲器。
進一步地,所述微信號控制器用于對氣象傳感器采集到的頻譜氣象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利用傅里葉變換算法對頻譜氣象信號去除噪聲、轉換成數字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53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