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的煤礦專用破碎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9259.4 | 申請日: | 2016-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91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安雙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安市奧雅服飾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20 | 分類號: | B02C4/20;B02C4/40;B02C4/28 |
| 代理公司: | 11642 北京恒泰銘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成金<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煤礦 專用 破碎 方法 | ||
1.一種高效的煤礦專用破碎裝置的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煤礦專用破碎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撐板、位于所述支撐板上方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右側的粉碎裝置、位于所述粉碎裝置左側的清理裝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左側的推動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側的第一彎曲桿、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左側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二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的第一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左側的第三支撐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第一彎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板下方的第一氣缸、位于所述第一氣缸上方的第一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左右兩側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氣缸右側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側的第一斜桿、位于所述第一氣缸左側的第二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一氣缸下方的第一支撐塊,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三支架、第一過濾網、位于所述第一過濾網下方的第一海綿塊、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橫桿及位于所述第三橫桿右側的定位環,所述粉碎裝置包括第二氣缸、位于所述第二氣缸下方的第二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下方的框體、位于所述框體內的滾輪、設置于所述滾輪上的粉碎齒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左右兩側的彈簧,所述清理裝置包括管道、設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風機及位于所述風機右側的第四支架,所述推動裝置包括第三氣缸、位于所述第三氣缸右側的第三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三推動桿右側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上方的橫板、位于所述橫板上方的第二斜桿、位于所述第二斜桿左側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氣缸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七支架;
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桿的右端頂靠在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撐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端部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彎曲板的橫截面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板貫穿所述支撐板的上下表面且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氣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氣缸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推動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氣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氣缸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支架上設有位于其下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上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過濾網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過濾網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海綿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海綿塊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綿塊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海綿塊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三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桿的右端與所述定位環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環呈空心的長方體;
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桿的下端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框體呈空心的半圓柱體狀,所述框體收容于所述定位環內且與所述定位環滑動連接,所述框體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滾輪呈圓柱體,所述滾輪水平放置,所述滾輪收容于所述框體內且與所述框體軸轉連接,所述粉碎齒設有若干個且均勻分布在所述滾輪上,所述粉碎齒與所述滾輪固定連接,所述彈簧設有兩個,所述彈簧呈豎直狀,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氣缸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一通孔且與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的下端對準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框體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風機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推動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推動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動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三氣缸連接,所述第三推動桿的右端與所述推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板呈長方體,所述推板豎直放置,所述推板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推板的上表面與所述橫板的下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橫板呈長方體,所述橫板水平放置,所述橫板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桿的下端與所述橫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氣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橫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氣缸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支撐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六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七支架固定連接;
所述破碎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將需要破碎的煤礦放置在推板的右側;然后啟動第三氣缸,使得第三推動桿帶動所述推板向右移動,直至推板將煤礦推到第一彎曲板上,然后啟動第二氣缸,使得第二推動桿向下推動所述框體,直至所述框體蓋在所述第一彎曲板上,并且將需要粉碎的煤礦罩住,然后啟動與滾輪連接的電機,使得滾輪在框體內旋轉,并且粉碎齒隨著所述滾輪的旋轉而旋轉,從而可以對煤礦進行充分的粉碎,并且啟動第一氣缸,使得第一推動桿向上推動第一彎曲板,所述第一定位架可以從兩側托起所述第一彎曲板,使得第一彎曲板被向上推動時,使得第一彎曲板保持水平的狀態;進而可以使得粉碎齒與煤礦充分的接觸,使得粉碎效果更好,然后第二氣缸帶動第二推動桿向上移動,所述框體隨之向上移動,然后第三氣缸使得第三推動桿繼續向右推動推板,所述推板將第一彎曲板上的經過粉碎后的煤礦推動到回收箱內,當需要對框體的內部進行清理時,啟動風機,使得外界的空氣經過第一過濾網及第一海綿塊的過濾后進入到管道內,然后從第二通孔向滾輪噴出,進而可以對滾輪及框體的內表面進行清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安市奧雅服飾有限公司,未經瑞安市奧雅服飾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925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定位功能的嬰兒背帶
- 下一篇:以天冬酰胺為功能配基的親和層析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