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控制列車進行自動解聯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6510.1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85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順進;黃赫;熊艷;余昌瑾;許清;閆翀;雷志波;彭湃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C17/00 | 分類號: | B61C17/00;B6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華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張文娟;朱繪 |
| 地址: | 412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控制 列車 進行 自動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控制列車進行自動解聯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在自動解聯操作界面中接收用戶發出的開始解聯的操作指令;響應于開始解聯的操作指令,獲取車輛運行速度,并在車輛運行速度低于某一速度閾值時,進入自動解聯操作流程以執行一系列操作指令;經過預定時間后,檢測是否接收到成功執行自動解聯操作流程中的各個操作指令的狀態反饋信息;基于狀態反饋信息的接收確定自動解聯操作結束,并引導從自動解聯操作界面返回到牽引或制動主界面。本發明提供的用于控制列車進行自動解聯的方法和裝置實現了列車自動解聯。并且控制過程簡單,操作方便。聯掛流程在顯示器上進行實時的顯示,每一個環節或裝置動作是否到位都會有相應的反饋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列車控制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列車進行自動解聯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列車自由、靈活編組的需求越來越高,如何簡單便捷的完成整個重聯列車的解聯流程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市面上存在的機車解聯控制系統及方法,主要側重于開閉機構本身、所包含的各個部件的功能及解聯的流程,并不具備通過控制來進行列車自主解聯的功能。列車解聯過程涉及到頭罩的開閉、頭罩鎖的開閉、電鉤的伸縮、機械鉤的伸縮、空氣管的開閉,以及每一個環節或裝置動作是否到位的狀態判斷,整個控制過程比較復雜。
因此,急需一種能夠控制列車自動解聯的用于控制列車進行自動解聯的方法和裝置。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控制列車進行自動解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自動解聯操作界面中接收用戶發出的開始解聯的操作指令;
響應于所述開始解聯的操作指令,獲取車輛運行速度,并在所述車輛運行速度低于某一速度閾值時,進入自動解聯操作流程以執行一系列操作指令;
經過預定時間后,檢測是否接收到成功執行自動解聯操作流程中的各個操作指令的狀態反饋信息;
基于所述狀態反饋信息的接收確定自動解聯操作結束,并引導從所述自動解聯操作界面返回到牽引或制動主界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自動解聯操作流程中的各個操作指令依次包括:退回電鉤指令;關閉空氣管指令;機械鉤解聯指令;打開頭罩鎖指令;關閉頭罩指令;關閉頭罩鎖指令。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執行所述退回電鉤指令的過程中,所述方法執行還包括以下步驟:
由數字輸入輸出模塊輸出退回電鉤指令;
如在預定時間內接收到電鉤退回到位的狀態反饋信息后,則進行后續的解聯操作指令;
如在預定時間內未收到電鉤退回到位的狀態反饋信息,則停止執行任何解聯操作指令,并在所述自動解聯操作界面上將顯示狀態變為第二顏色提示,同時撤銷所述數字輸入輸出模塊輸出的退回電鉤指令;
如接收到所述自動解聯操作界面發送的強制下一步解聯操作的指令,則再次通過所述數字輸入輸出模塊發出退回電鉤指令,以繼續執行電鉤是否退回到位的狀態判斷。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預定時間內接收到電鉤退回到位的狀態反饋信息后,進行后續的解聯操作指令的步驟中,
檢測到電鉤退回到位的狀態反饋后,在操作界面上顯示狀態變為第一顏色提示,并延時一定時間后撤銷之前所述數字輸入輸出模塊發出的退回電鉤指令,并通過所述數字輸入輸出模塊發出關閉空氣管指令;
如在預定時間內接收到空氣管已關閉的狀態反饋信息,則進行后續的解聯操作指令;
如在預定時間內未收到空氣管已關閉的狀態反饋信息,則停止任何后續的解聯操作指令,并在所述自動解聯操作界面上顯示狀態變為第二顏色提示,同時撤銷所述數字輸入輸出模塊發出的關閉空氣管指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65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