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3478.1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6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程淑清;牛清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修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4 | 分類號: | A61K36/904;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組合物 咳嗽 治療 五味子 貝母 無毒副作用 桔梗 止咳 清熱解毒 潤肺止咳 疏風散寒 白芥子 苦杏仁 萊菔子 炙甘草 炙麻黃 炙紫菀 治愈率 重量份 紫蘇子 白芍 白術 百部 肺氣 寬胸 前胡 射干 西藥 玄參 祛痰 百合 桂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10?20、苦杏仁15?25、炙紫菀20?30、前胡10?15、百部5?10、白芥子10?20、紫蘇子10?15、桂花20?30、白芍5?10、射干10?15、玄參15?25、萊菔子10?20、百合20?30、桔梗5?10、五味子30?40、貝母10?15、炙甘草5?10、白術15?20。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咳,宣暢肺氣、疏風散寒、寬胸祛痰、潤肺止咳之功效,療效顯著,對于治療外感咳嗽具有極高的治愈率,無毒副作用,無不良反應,克服了西藥存在的不足和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外感咳嗽是由外感而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而致的一種常見病癥,主要表現為發出咳聲、咳吐痰液。其既可以作為多種肺系疾病過程中的一個共有癥狀而出現,又可視為一個獨立疾病。如果西醫治療外感咳嗽會用許多西藥,眾所周知西藥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多少會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中藥制劑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10-20、苦杏仁15-25、炙紫菀20-30、前胡10-15、百部5-10、白芥子10-20、紫蘇子10-15、桂花20-30、白芍5-10、射干10-15、玄參15-25、萊菔子10-20、百合20-30、桔梗5-10、五味子30-40、貝母10-15、炙甘草5-10、白術15-20。
優選地,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炙麻黃15、苦杏仁20、炙紫菀25、前胡12、百部8、白芥子15、紫蘇子12、桂花25、白芍80、射干12、玄參20、萊菔子15、百合25、桔梗8、五味子35、貝母12、炙甘草8、白術18。
用法與用量:水煎3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咳,宣暢肺氣、疏風散寒、寬胸祛痰、潤肺止咳之功效,療效顯著,對于治療外感咳嗽具有極高的治愈率,無毒副作用,無不良反應,克服了西藥存在的不足和缺點。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炙麻黃10、苦杏仁15、炙紫菀20、前胡10、百部5、白芥子10、紫蘇子10、桂花20、白芍5、射干10、玄參15、萊菔子10、百合20、桔梗5、五味子30、貝母10、炙甘草5、白術15。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炙麻黃15、苦杏仁20、炙紫菀25、前胡12、百部8、白芥子15、紫蘇子12、桂花25、白芍80、射干12、玄參20、萊菔子15、百合25、桔梗8、五味子35、貝母12、炙甘草8、白術18。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外感咳嗽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炙麻黃20、苦杏仁25、炙紫菀30、前胡15、百部10、白芥子20、紫蘇子15、桂花30、白芍10、射干15、玄參25、萊菔子20、百合30、桔梗10、五味子40、貝母15、炙甘草10、白術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修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陜西修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347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肺結核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天然抗菌止癢中藥組合物及其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