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蛋白片段互補技術的PGI檢測試劑盒、制備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1968.8 | 申請日: | 2017-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93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天縱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74 | 分類號: | G01N33/574;G01N33/544;G01N33/57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31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酶蛋白 抗體 偶聯 制備 蛋白片段 互補技術 診斷試劑盒 試劑盒 發明試劑 反應底物 檢測試劑 臨床檢測 胃癌發生 免清洗 胃癌 預警 預防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蛋白片段互補技術的PGI診斷試劑盒。所述試劑盒包括:抗PGI抗體偶聯的酶蛋白N端片段、抗PGI抗體偶聯的酶蛋白C端片段和酶的反應底物;本發明還公開了所述一種基于蛋白片段互補技術的PGI診斷試劑盒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抗PGI抗體偶聯的酶蛋白N端片段的制備、抗PGI抗體偶聯的酶蛋白C端片段的制備;最后還公開了該試劑盒的使用方法;本發明試劑盒具有操作簡單、特異性好、免清洗、精確度高等優點,便于臨床檢測使用,可預警胃癌發生,對預防胃癌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具有極大的市場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蛋白片段互補技術用于體外免疫診斷檢測人體內PGI的含量,屬于疾病診斷檢測領域。
背景技術
胃癌是全球的第四大常見癌癥,是第二大癌癥死因,僅次于肺癌。中國的胃癌發病率已超過日本,并且呈上升趨勢。胃癌若能早期診斷,5年生存率一般超過90%,若診斷時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可能僅為10%-20%。一項回顧性研究證明90%以上的胃癌患者合并有萎縮性胃炎。普遍認為萎縮性胃炎是很重要的癌前病變,在癌癥的發病機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是胃液中胃蛋白酶沒有消化活性的前體物質,分為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兩類,大部分的胃蛋白酶原進入胃腔,只有極少量(約1%)透過毛細血管進入血液,血清中的濃度反映了其分泌水平。其中PGI主要由胃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PGI是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指針,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分泌減少或胃粘膜腺體萎縮PGI降低。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變,當發生萎縮性胃炎時,腺體和主細胞數量減少,引起胃蛋白酶原I分泌下降。由于在淺表性胃炎-胃粘膜糜爛潰瘍-萎縮性胃炎-胃癌的發展過程中,均伴隨著胃蛋白酶原的變化,胃蛋白酶原不僅成為這三種病變的良好診斷析指標,而且是治療和預防干預過程中最要的監測指標。
PGI檢測試劑盒用于檢測血清或者血漿中的胃蛋白酶原I的含量,具有簡便、快速的優勢,避免了X-射線對人體的侵害和胃鏡的不便。常規的PGI的測定主要采用的是免疫抑制法以及酶聯免疫吸附法,免疫抑制法檢測迅速、省時,有較高的敏感性,但是影響因素和缺陷眾多。酶聯免疫吸附法具有操作簡單,試劑穩定期長的特點,但檢測靈敏度較低。為解決上述問題,利用蛋白片段互補技術,以PGI的抗體構建技術平臺,研發出一種簡便、直觀、靈敏的PGI快速檢測試劑。將其應用于檢測胃泌酸腺細胞功能的檢測,可提高萎縮性胃炎診斷的準確率,具有極大的市場價值。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用于定量檢測PGI的檢測試劑盒、其制備及使用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制備基于蛋白片段互補技術PGI檢測試劑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抗PGI抗體偶聯酶蛋白N端片段;
2)抗PGI抗體偶聯酶蛋白C端片段;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抗PGI抗體為針對PGI不同表位的單克隆抗體或多克隆抗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抗PGI抗體偶聯酶蛋白N端片段的步驟中,酶蛋白N端片段與抗PGI抗體的質量比為1∶1-1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抗PGI抗體偶聯酶蛋白C端片段的步驟中,酶蛋白C端片段與抗PGI抗體的質量比為1∶1-10。
根據以上任一技術方案所述所制備的基于蛋白片段互補技術的PGI檢測試劑盒。其主要組成包括:
1)抗PGI抗體偶聯的酶蛋白N端片段;
2)抗PGI抗體偶聯的酶蛋白C端片段。
以上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試劑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天縱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天縱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19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