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含硫氣田分硫排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55770.0 | 申請日: | 2017-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691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梁法春;尚德斌;莫瓊;高繼峰;李明和;韓璐媛;杭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E21B43/34 | 分類號: | E21B43/34;B65G65/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含硫 氣田 分硫排硫 裝置 | ||
1.一種高含硫氣田分硫排硫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液固分離罐(1)、螺旋輸硫器(2)、硫罐車(3)以及數據采集控制模塊(4),液固分離罐(1)為臥式高壓容器,液固分離罐(1)左右兩端靠近底部位置各設置一個排水管(5),液固分離罐(1)內部設置有積硫室(6),積硫室(6)內設置有隔硫柵(7),硫水混合物入口管(8)從液固分離罐(1)頂部穿過隔硫柵(7)的導向孔(20)深入到積硫室(6)內部,積硫室(6)底部的排硫口(9)通過連接法蘭(10)與螺旋輸硫器(2)的輸硫管(11)相連,螺旋輸硫器(2)的卸硫管(12)通過快速管接頭(13)與硫罐車(3)的高壓進料軟管(14)相連;液固分離罐(1)外壁安裝有水位監測探頭(15),水位監測探頭(15)安裝高度為液固分離罐(1)高度的2/3;積硫室(6)圓筒體(18)外壁上設有積硫高度監測探頭(16),積硫高度監測探頭(16)與圓筒體(18)頂端距離為隔硫柵(7)的厚度,水位監測探頭(15)以及積硫高度監測探頭(16)通過電纜與數據采集控制模塊(4)相連,螺旋輸硫器(2)的電機(17)亦通過電纜與數據采集控制模塊(4)相連;
所述的積硫室(6)上部為圓筒體(18),下部為錐筒體(19),錐筒體(19)的錐角不大于100°,圓筒體(18)內設有隔硫柵(7),排硫口(9)設在錐筒體(19)末端,排硫口(9)處設有連接法蘭(10);
所述的隔硫柵(7)為圓形盤狀結構,中心設有導向孔(20),隔硫柵(7)直徑比積硫室(6)的圓筒體(18)內徑小2-5mm,其導向孔(20)直徑比硫水混合物入口管(8)外徑大1-2mm,隔硫柵(7)采用多孔材質,材質密度介于水和固體硫密度之間,能以硫水混合物入口管(8)為導向桿上下浮動;
所述的螺旋輸硫器(2)由輸硫管(11)、螺旋體(21)、卸硫管(12)以及電機(17)組成,輸硫管(11)入口設有連接法蘭(10),螺旋體(21)由螺旋葉片(26)沿中心軸繞制而成,螺旋體(21)材質為抗硫化氫腐蝕、耐磨損金屬材質,螺旋體(21)安裝在輸硫管(11)內,與輸硫管(11)保持同軸,螺旋葉片(26)外緣與輸硫管(11)內壁保持1-2mm間距,螺旋體(21)一端與電機(17)輸出軸相連,另一端深入到積硫室(6)錐筒體(19)內部,卸硫管(12)安裝在靠近電機(17)一側的輸硫管(11)上,與輸硫管(11)夾角不大于50°,卸硫管(12)上安裝有密封閥(25),卸硫管(12)末端安裝有快速管接頭(13);
所述的硫罐車(3)為高壓臥式容器,設有高壓進料軟管(14),高壓進料軟管(14)入口通過快速管接頭(13)與螺旋輸硫器(2)的卸硫管(12)相連接,高壓進料軟管(14)上安裝有密封閥(25);硫罐車(3)的頂部設置有截斷閥(22),截斷閥(22)出口設有放空管接頭(23),放空管接頭(23)與集氣站放空管線相連;
所述的液固分離罐(1)和硫罐車(3)的頂部均安裝有安全閥(2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5577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向驅油藏最優井位部署技術方法
- 下一篇:一種定向井微復合造斜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