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45696.4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38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繼鋒;韓愛玲;劉冰;王碩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K11/58 | 分類號: | C09K11/58;B82Y20/00;B82Y40/00;B22F9/2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9 | 代理人: | 占國霞 |
| 地址: | 300222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組裝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及其作為熒光探針在檢測組胺中的應用。本發明以2,3,5,6?四氟苯硫酚作為配體和還原劑,一步合成了帶狀的、具有橙色熒光的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該方法是一種新型的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制備快速、成本低等優點。所合成的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具有激發光譜寬、發射光譜窄、熒光量子產率高、熒光穩定性強等優點,此外,該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可用于組胺的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以及該納米團簇自組裝體在組胺檢測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金屬納米團簇是一類尺寸介于金屬原子和納米粒子之間,直徑一般在2nm以下的納米材料。作為一種新型的熒光材料,金屬納米團簇已被應用于生物標記、生物成像、構建熒光傳感器等各方面,但是金屬納米團簇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產物熒光強度弱、熒光量子產率低、穩定性差等,極大的限制了其在分析檢測中的應用?,F文獻中報道,與單分散的金屬團簇相比,聚集態的金屬團簇或金屬團簇組裝體的熒光強度高、穩定性好,且緊密有序的自組裝結構具有更高的熒光強度及穩定性,所以,金屬納米團簇組裝體更適用于分析檢測。離子誘導、在高沸點溶劑中高溫制備是制備聚集態的金屬團簇或金屬團簇組裝體的常見方法,存在制備過程繁瑣、制備時間長、成本較高等缺點。
生物胺廣泛存在于各類食品中,尤其在富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食品中含量相對更多,從結構上來說,生物胺分為芳香胺、脂肪胺和雜環胺三類,食品中的生物胺主要包括酪胺、組胺、腐胺、尸胺、β-苯乙胺、色胺、精胺和亞精胺等。組胺是食品中主要的生物胺之一,魚類食品組胺中毒事件時有發生,目前國際及各國衛生組織都在進一步擴大組胺檢測的食品種類和降低組胺含量標準,現有的組胺檢測方法有薄層色譜、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毛細管電泳、電化學傳感、酶聯免疫等方法,這些方法的樣品前處理過程較為繁瑣,而且都涉及到一些專業儀器的操作,所以發展能實時、快速、靈敏的組胺檢測方法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并將其應用于組胺檢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是以2,3,5,6-四氟苯硫酚作為配體和還原劑,一步合成了帶狀的具有橙色熒光的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
(1)稱取12mg硝酸銅,加入5mL的溶劑溶解,所用溶劑包括丙酮、四氫呋喃、乙醇、二甲基亞砜或二甲基甲酰胺;
(2)在硝酸銅溶液中加入0.05~0.25mmol的2,3,5,6-四氟苯硫酚于0-80℃下攪拌15min~5h;
(3)對步驟(2)得到的反應體系進行離心,去除上清液,保留沉淀物;
(4)將步驟(3)得到的沉淀物加入乙醇離心洗滌三次,氮氣吹干后制得到淺黃色的2,3,5,6-四氟苯硫酚-銅納米團簇粉末。
所述步驟(1)中所用的溶劑為乙醇。
所述步驟(2)中2,3,5,6-四氟苯硫酚加入量為0.15mmol,反應溫度為室溫25℃,反應時間為30min。
所述步驟(3)中離心是以8000r/min的轉速離心10min。
所述的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粉末為淺黃色,在365nm紫外燈下發出橙色熒光。在合成過程中,該銅納米團簇進行了自組裝,自組裝后呈帶狀結構。
所述的一種銅納米團簇自組裝體的紫外可見光譜具有255nm、283nm、330nm和435nm四個特征吸收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科技大學,未經天津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56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