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亞麻纖維染色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42906.4 | 申請日: | 2017-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8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房寬峻;路暉;高志超;李付杰;伍麗麗;武振峰;申春苗;王海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P1/38 | 分類號: | D06P1/38;D06P3/66;D06P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6623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亞麻 纖維 染色 方法 | ||
本發(fā)明一種亞麻纖維染色方法,屬于纖維染色技術領域。工藝流程為:亞麻纖維成條→預噴勻染劑→染色→50?60℃轉(zhuǎn)籠保溫→水洗,烘干。本發(fā)明亞麻纖維不需要進行脫膠漂白等工序處理,打成麻梳成亞麻麻條后直接連續(xù)染色,解決了亞麻纖維染色過程中不均勻的現(xiàn)象。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纖維染色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條狀麻纖維的染色方法。
背景技術
亞麻纖維作為一種天然纖維素纖維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超強透氣、清新自然、調(diào)溫和抗過敏等優(yōu)異的性能備受消費者喜愛,目前已成為國際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紡織品之一。
目前亞麻常用的染色方式主要包括筒子沙染色、亞麻粗紗染色以及亞麻改性后染色。亞麻筒子沙染色,主要是亞麻纖維經(jīng)過脫膠漂白后進行染色,在染色操作過程中筒紗卷繞密度的均勻性和松緊度的原因會影響染液的循環(huán),容易在染色過程中出現(xiàn)白芯紗、色差大等現(xiàn)象。
亞麻粗紗染色,蔡連軍(亞麻粗紗染色工藝探討 1998 黑龍江紡織)、蔣少軍(亞麻粗紗染色的工藝研究與生產(chǎn)實踐2003 染料與染色)等人在粗紗煮漂鍋中漂白后直接對亞麻進行染色,具體工藝流程為粗紗→煮練→水洗→漂白→水洗→染色→水洗→濕紡細沙→干燥→絡紗,這種方式可以減輕亞麻染色不均勻的現(xiàn)象,但是染液用量大,成本較高,且給污水處理造成的負擔較大。
亞麻改性后染色,高淑珍(亞麻纖維的染色性能研究 2001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等人通過采用尿素對漂白后的亞麻纖維進行改性,具體工藝為浸軋帶有尿素和硫酸銅的工作液,然后70℃烘干,160℃焙烘,可以提高其染色的均勻性和上染百分率,同時不會降低染色牢度。金政(膨脹劑對亞麻纖維軋染染色性能的改進 2008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等人利用膨脹劑對漂白后的亞麻纖維進行改性,具體工藝為在3g/L的膨脹劑溶液中25℃浸泡20min,然后120℃烘干,這種工藝可以使纖維束反生膨脹,纖維束中的纖維之間縫隙增大,提高了纖維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染色過程中亞麻纖維對染料的吸附,提高染色時染色深度,亞麻纖維改性的方法增加了麻纖維染色的處理工序,增加了處理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主要是針對亞麻纖維染色過程中染色不均勻、工序繁瑣等問題提出的一種新的亞麻纖維染色方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亞麻纖維不需要進行脫膠漂白等工序處理,打成麻梳成亞麻麻條后直接連續(xù)染色,解決了亞麻纖維染色過程中不均勻的現(xiàn)象。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方法實現(xiàn)的,一種亞麻纖維染色方法,工藝流程為:亞麻纖維成條→預噴勻染劑→染色→50-60℃轉(zhuǎn)籠保溫→水洗,烘干。具體步驟如下:
(1)亞麻纖維經(jīng)過櫛梳機梳理剪稍,去除稍部較細、強力低的部分,之后梳成麻上手工成條機進行分束并合,獲得條干比較均勻的連續(xù)的麻條,再經(jīng)過0并、1并、2并,三道并條的多根并合,麻條條干進一步提高。
(2)將勻染劑均勻的噴灑到麻條表面,勻染劑的噴灑量為麻條質(zhì)量的1-3%,由于麻條含有大量的果膠、半纖維素和蠟質(zhì)等雜質(zhì),通過采用提前預噴勻染劑的方式,可以降低纖維的表面張力,有助于染色過程中染料分子均勻的分散在麻纖維表面。
(3)將噴灑勻染劑的麻條進行染色,染液分別從上下兩面均勻施加,染液施加量為麻條重量的90-150%,然后進入軋車,控制帶液率70-90%,軋出的染液收集回收利用,與追加染液混合均勻后用于下一段麻條染色,麻條運行方向與染液流動方向相反,可以使麻條快速的吸附染液,不產(chǎn)生殘液。初始染液由活性染料1-60g/L,固色劑1-30g/L組成,追加染液中活性染料濃度不變,固色劑濃度為初始染液中固色劑濃度的1.2-1.5倍,維持染液pH的穩(wěn)定性;通過采用此種染色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活性染料與固色劑的接觸時間,降低活性染料的水解,減小首尾色差,保證染色的均勻性。
(4)將染色完成的麻條放置到50-60℃的轉(zhuǎn)籠中,保溫0.8-1.5 h;采用轉(zhuǎn)籠保溫主要是防止堆置過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出現(xiàn)的染色不均勻的現(xiàn)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東黃河三角洲紡織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42906.4/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