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淬火裝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38579.5 | 申請日: | 2017-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43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德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3 | 分類號: | C21D1/63;C21D9/00;C21D1/773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淬火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熱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淬火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檢查裝置;(2)將金屬工件放置在預熱爐內預熱;(3)將預熱完成的金屬工件放置在翻轉架上,開啟電加熱絲和真空泵,將真空加熱爐內的氣體抽出;(4)金屬工件加熱到固定溫度后,人為將加熱好的金屬工件轉移到淬火油池,并將預熱好的金屬工件補充到翻轉架上;(5)真空加熱爐內自動補充新的金屬工件后啟動真空泵,抽出氣體;(6)一段時間后,壓力閥再次打開,翻轉架上的金屬工件轉移到淬火油池,預熱爐內的金屬工件轉移到翻轉架上,如此循環。使用本發明申請方法,能夠自動補充進料,金屬工件加熱完成后自動將金屬工件送入淬火油池,提高加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淬火裝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對金屬工件進行精加工前需對金屬工件進行淬火等熱處理,淬火是先將產品加熱到一定溫度,預熱一段時間,然后再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使產品全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溫)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的熱處理工藝。
熱處理中常用的加熱爐多為推桿式加熱爐,該加熱爐在工作時依靠爐尾的螺桿式推鋼機往復運動,將金屬工件由爐子尾部的進料口推至爐中加熱;出料方式采用側面出料,出料時,出料爐門打開,出鋼機的推桿伸到爐內將整個爐床推出,再傾斜爐床,將爐床里的金屬工件落入淬火油池中淬火。由于在入料和出料的過程中,該加熱爐都要打開相應的爐門,甚至在出料時需要將整個爐床推出爐體,造成大量冷空氣吸入以及熱氣外溢,導致了巨大的熱量損失,所以熱效率很低。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公開號為CN102206734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淬火爐,包括爐體、淬火裝置和排煙裝置,所述排煙裝置設于爐體前端;所述淬火裝置與爐體的出料口密封連接,并且所述爐體出料口上設有出料開關及驅動出料開關作周期性開合的出料開關驅動裝置。該發明能夠避免傳統加熱爐在進料、出料過程中的能量損失,節省能源。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1、須將零件預熱,預熱后送入爐體內加熱,加熱后需要定時打開出料開關,操作十分麻煩。2、需要一直人為地補充進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淬火裝置的使用方法,能夠自動補充進料,金屬工件加熱完成后自動將金屬工件送入淬火油池。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為:淬火裝置的使用方法,淬火裝置從上到下依次包括預熱爐、真空加熱爐和淬火油池,預熱爐上設有排煙氣門,預熱爐內設有進料斜段,真空加熱爐的上壁設有單向門,進料斜段位于單向門的一側,單向門上固定有防止進料斜段內金屬工件滑下的擋板;真空加熱爐內設有翻轉架,翻轉架上設有電加熱絲,翻轉架包括轉筒和四塊能將單向門頂起的翻轉板,翻轉板均勻固定在轉筒的周向上;轉筒轉動連接在真空加熱爐內,轉筒到單向門的距離小于翻轉板的長度;真空加熱爐下壁的左側設有與淬火油池連通的壓力閥,真空加熱爐下壁的右側設有出料結構,出料結構包括彈簧、固定在真空爐下壁的支撐板和與真空加熱爐右側壁相鄰的楔塊,楔塊滑動連接在真空加熱爐的下壁;彈簧的一端連接在楔塊上,另一端連接在支撐板上;真空加熱爐內設有用于限制翻轉架轉動的緩沖結構,緩沖結構包括鉸接在真空加熱爐內壁右側的制動板,制動板與真空加熱爐內壁之間連接有拉簧;真空加熱爐外設有真空泵,真空泵的進口與真空加熱爐連通,真空泵的排出口與預熱爐連通;
淬火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使用本裝置前,先檢查裝置的各個零部件,確保裝置能夠正常運行;
(2)將金屬工件放置在預熱爐的進料斜段內進行預熱;
(3)將預熱完成的金屬工件放置在翻轉架上,使金屬工件位于翻轉架上方的兩塊翻轉板之間;開啟電加熱絲和真空泵,真空泵將真空加熱爐內的氣體抽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德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德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85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