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引物和探針及其試劑盒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30573.3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53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葉蕾;曹煒偉;陳洵;白衛濱;徐明芳;常彥磊;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8 | 分類號: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智遠創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王會龍 |
| 地址: | 510632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熒光 定量 pcr 檢測 引物 探針 及其 試劑盒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定量PCR技術快速鑒別銀鯧的檢測引物和探針,以及采用了該引物和探針的檢測試劑盒和檢測方法。檢測引物組包括上游引物FP、下游引物BP和探針;檢測試劑盒包括引物液、PCR MIX反應液、去離子水、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其檢測方法是通過提取待檢樣品DNA,利用熒光定量PCR技術對待檢樣品DNA進行快速檢測,通過實時擴增曲線判斷待檢樣品是否為銀鯧。本發明具有快速、靈敏、特異、易操作等優點,適于推廣應用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分子生物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引物和探針及其試劑盒與方法。
背景技術
銀鯧(Pampus argenteu),屬于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鱸形目,是我國主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廣泛分布于我國沿海地區,北起渤海南至南海均有銀鯧分布。由于銀鯧具有較高的經濟食用價值,不少商家為了謀求高額利潤,在海產品捕撈、加工處理、市場流通等環節,存在以次充好(如用便宜的金鯧代替銀鯧)、亂貼標簽的現象。目前關于鑒定銀鯧的報道較少,主要依賴于傳統的形態學鑒別法,但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背景知識,受主觀判斷影響大,易出錯。而以分子生物學為基礎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微衛星分子標記、隨機引物擴增多態性、限制性長度多態性等,但這些方法存在耗時長、操作復雜、重復性差和誤差大等弊端。為了對魚肉及其制品進行溯源,亟需快速、精準、高效的鑒定方法。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引物和探針。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試劑盒。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引物和探針,包括上游引物FP、下游引物BP、探針Probe,其核苷酸序列分別如下所示:
FP:5’-GCCTATTTACCCAGTTTTC-3’;
BP:5’-GGTCAGGATCTCATTGTA-3’;
Probe:5’-FAM-TCATTCCGAGCAGCCTAGTAGC-TAMRA-3’,其中5’端標記的熒光基團是FAM,3’端標記的淬滅基團是TAMRA。
優選地,擴增反應時,FP引物、BP引物和探針的摩爾比為:2:2:1。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試劑盒,該試劑盒包含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檢測引物和探針。
優選地,該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試劑盒還包括以下成分的部分或者全部:(1)PCR MIX反應液;(2)去離子水;(3)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
優選地,所述的PCR MIX反應液含有:5U Taq酶,2.5mM dNTPs,25mM MgCl2,2×PCRbuffer。
再有,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基于熒光定量PCR檢測銀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待檢樣品DNA的提取;
(2)熒光定量PCR反應體系的配制:將步驟(1)中提取的待檢樣品DNA加入熒光定量PCR反應體系,混勻后離心,所述熒光定量PCR反應體系中含有如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引物和探針;
(3)熒光定量PCR反應:設置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將配好的熒光定量PCR反應體系置于熒光定量PCR儀后開始反應,反應程序如下:95℃反應10min;95℃反應15sec,60℃反應60sec,45個循環,每循環延伸結束時收集熒光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305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