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測纖維素結晶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29783.0 | 申請日: | 2017-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14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1-2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帆;郭小宇;李憲臻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21212 大連東方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劉慧娟;李馨 |
| 地址: | 11603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測 纖維素 結晶度 方法 | ||
1.一種預測纖維素結晶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構建碳水化合物結合單元—熒光蛋白探針;
B、通過熒光蛋白探針與纖維素底物結合前后上清中熒光強度的變化率來表示探針與纖維素底物的結合率,通過建立二者結合能力與纖維素標準品結晶度的線性關系,利用線性關系對纖維素樣品的結晶度進行預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水化合物結合單元—熒光蛋白探針是先對CBM編碼基因進行全基因合成獲得,再與熒光蛋白編碼基因融合,表達形成可以與處理過的纖維素進行結合的熒光探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將合成的CBM編碼基因與熒光蛋白編碼基因融合表達的方法為:分別全基因合成CBM和熒光蛋白的編碼基因,首先利用重疊延伸PCR將兩部分基因利用5×甘氨酸連接臂進行融合;隨后將融合的基因連接至帶有親和純化標簽的大腸桿菌表達載體中,并轉化到大腸桿菌菌株中進行表達和親和純化。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質純化用的標簽包括組氨酸標簽、GST標簽和MBP標簽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水化合物結合單元為CBM1、CBM2a、CBM3、CBM17和CBM28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熒光蛋白為綠色熒光蛋白、紅色熒光蛋白、黃色熒光蛋白和青色熒光蛋白中的一種或幾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熒光蛋白探針與纖維素底物結合條件為:在pH范圍為5.5-8.5濃度1-30mM的磷酸緩沖液中加入濃度為5-50μg/mL的熒光蛋白探針,反應溫度為20-60℃,反應時間為0-100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需經過前處理,前處理方法包括酸處理、堿處理和球磨處理中的一種或多種。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處理過程是將所述纖維素在60%-85%磷酸0-25℃攪拌1-3h進行預處理,然后再加入0℃的丙酮進行攪拌,最后經洗滌和凍干得到預處理的纖維素;
所述堿處理過程是將所述纖維素在1-3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0-25℃攪拌0-12h進行預處理,然后除去氫氧化鈉之后,最后經洗滌和凍干得到預處理的纖維素;
所述的球磨處理過程是將所述纖維素的樣品中加入0.4-0.6mm的玻璃珠,在20-30℃下以200-400rpm的速度處理2-12h,濾除玻璃珠后,最后經洗滌和凍干得到預處理的纖維素。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為天然纖維素或者半天然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多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素為微晶纖維素、α纖維素、濾紙、秸稈纖維和松木纖維的天然纖維素或者半天然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工業大學,未經大連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2978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