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塑板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14929.4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75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全;賈為欣;王之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5/06 | 分類號: | C08L25/06;C08L77/10;C08L67/00;C08J9/14;C08J5/04;C08K5/521;C08K7/06;C08K7/14;C08F112/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潘光亮 |
| 地址: | 2330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塑板 加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板材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塑板的加工方法,包括:(1)按配方量稱取苯乙烯單體、引發劑、發泡劑、增強纖維和阻燃劑,混合均勻,然后轉入預發泡桶中,邊攪拌邊通入高溫蒸汽;(2)熟化;(3)將熟化后的顆粒混合物加入模塑板成型板機中,抽真空加熱,保持真空12~18h,然后關閉加熱,保持真空至其冷卻至室溫,脫模,得到模塑板;(4)將步驟(3)中得到的模塑板裁切成小板后錯位堆碼在真空干燥箱中養護,得到模塑板成品;本發明提供的模塑板的加工方法,通過對模塑板的成型配方、成型工藝進行優化,不僅提高了模塑板的成型效率,同時,改進了模塑板的泡孔致密性,改善了模塑板的隔熱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板材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塑板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模塑板(EPS)是以苯乙烯通過懸浮聚合、充模、蒸汽加熱、發泡、冷卻、養護而成的硬質泡沫材料。其生產過程是苯乙烯材料在常壓下自由發泡,其發泡及養護過程通常要經歷數天,形成大板材后切割而成不同厚度的板材。由于發泡及養護的時間較長,增加了模塑板的生產周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生產效率的模塑板的加工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模塑板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配方量稱取苯乙烯單體、引發劑、發泡劑、增強纖維和阻燃劑,于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然后轉入預發泡桶中,邊攪拌邊通入高溫蒸汽,蒸汽加熱30~40min;
(2)熟化;
(3)將熟化后的顆粒混合物加入模塑板成型板機中,抽真空加熱,在模塑板成型板機的約束下,保持真空12~18h,形成模塑板,然后關閉加熱,保持真空至其冷卻至室溫,脫模,得到模塑板;
(4)將步驟(3)中得到的模塑板裁切成小板后錯位堆碼在真空干燥箱中,在0.3~0.6Mpa、40~60℃的條件下養護5~10h,得到模塑板成品。
本發明中,通過在苯乙烯的聚合組分中添加增強纖維,增強纖維能降低聚苯乙烯粒珠的粒徑跨度,使得聚苯乙烯粒珠的粒徑趨于一致;同時,增強纖維能提高聚苯乙烯粒珠內的導熱效率,使得預發泡桶中的聚苯乙烯粒珠的發泡趨于一致,避免發泡程度不同、發泡不規整的現象。
在預發泡的過程中,高溫蒸汽加熱使得發泡劑氣化,聚苯乙烯粒珠的體積及密度發生相應的變化,體積增大、密度降低;在聚苯乙烯的膨脹后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熟化,中斷高溫蒸汽的供應,使聚苯乙烯粒珠內外的壓力趨于平衡,使聚苯乙烯粒珠穩定;為了提高在成型板機中的成型效率,本發明采用真空的方式,在真空條件下,將聚苯乙烯粒珠間存在的水蒸氣及過多的發泡劑抽出,生產處的板材的含水率更低;在成型完成后,需要將模塑板進行一定時間的養護,使其內部應力平衡,同時,進一步的使得其內部的水分及發泡劑揮發出來,為了提高該步驟的速度,采用真空干燥箱,在低壓的條件下,不僅養護的效率提高了,同時僅需要低溫處理即可,方便處理。
引發劑為提供苯乙烯單體聚合成聚苯乙烯鏈引發反應的自由基,所述的引發劑為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具體的如過氧化二苯甲酰、過氧化二叔丁基。
本發明的發泡劑的作用實現聚苯乙烯粒珠的體積膨脹,所述的發泡劑為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如發泡劑戊烷、發泡劑丁烷。
本發明中所述的阻燃劑選自磷酸三丁酯、磷酸三(2-乙基己基)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2,3-二氯丙基)酯、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Pyrol99、磷酸甲苯-二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中的一種。
進一步的,根據本發明,本發明中所述的增強纖維選自碳纖維、玻璃纖維、芳綸纖維、聚酯纖維、聚乙烯纖維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德全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49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