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鋰基蛭石去除人糞便中鎂鈣鋁離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14132.4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44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蔡祥;張召;馬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南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00 | 分類號: | C12N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舒勝英;胡輝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蛭石 去除 糞便 中鎂鈣鋁 離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鋰基蛭石去除人糞便中鎂鈣鋁離子的方法,本發明利用鋰基蛭石將糞菌液中的鎂、鈣、鋁離子交換到鋰基蛭石層間,吸附了鎂、鈣、鋁離子的鋰基蛭石和碳酸鋰經過濾除去,從而達到去除糞菌液中鎂、鈣、鋁離子的目的。本發明可通過特異性吸附去除人糞便中的鎂、鈣、鋁離子,使鎂、鈣、鋁離子超標的糞便捐獻者所捐獻的糞便經處理后能達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人糞菌移植、發酵、檢測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鋰基蛭石去除人糞便中鎂、鈣、鋁離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糞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指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糞菌移植作為重建腸道菌群的有效手段,已用于難辨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炎癥性腸病、頑固性便秘、代謝病、腸道免疫缺陷、腸道過敏等多種菌群相關性疾病的治療和探索性研究,并被認為是近年的突破性醫學進展。
糞菌給入途徑分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下消化道三種途徑。上消化道途徑主要指口服糞菌膠囊;中消化道途徑包括通過鼻腸管、胃鏡鉗道孔、經皮內鏡胃造瘺空腸管;下消化道途徑包括結腸鏡、灌腸、結腸造瘺口、以及經內鏡腸道植管術(transendoscopicenteral tubing,TET)等。醫生應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和各種途徑的特點選擇其最合適的輸入途徑。
糞菌移植的狀態可分為新鮮、凍存和發酵三種形式。由于糞菌移植的安全性成為臨床決策的首要考慮因素,因此,為了分離一份優質的不含病菌的糞菌群,對捐糞者的要求很高,至少近3-6個月內沒有發生腹瀉、沒有使用過抗生素,而且必須沒有傳染病和胃腸道疾病,另外,還有包括年齡、生理、病理、心理、誠信、時間、環境等方面的限制條件。
由于合格的糞便捐獻者提供的糞菌完全不能滿足臨床需求,所以,對于某些離子超標的糞菌,通過技術處理,使其符合糞菌移植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人類生活環境的變化,人糞便中鎂、鈣、鋁離子的超標已越來越常見,當糞便提供者的糞便中鎂、鈣、鋁離子超標時,將不符合糞菌移植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鋰基蛭石去除人糞便中鎂、鈣、鋁離子的方法。
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利用鋰基蛭石去除人糞便中鎂、鈣、鋁離子制備糞菌液的方法,
1)將糞便樣品中加入無菌NaCl溶液,再加入鋰基蛭石,攪拌均勻后獲得糞便漿體;
2)將糞便漿體初濾,取濾液,在二氧化碳、氮氣、氦氣、氖氣或氬氣的保護下,每隔0.8~1.2h以1800~2200rpm攪拌3~6min,4~7h后獲得糞菌漿體;
3)將糞菌漿體過濾取濾液,得粗糞菌液;將粗糞菌液離心,取沉淀,重懸得無色無味的不含鎂、鈣、鋁離子的糞菌液。
進一步的,所述鋰基蛭石的制備方法為:將蛭石礦物中加入水、偏磷酸鋰,加熱至70~80℃,加入Na2CO3;攪拌2.5~3.5h,靜置20~30h后用去離子水離心洗滌,回收固體物,干燥后得到鋰基蛭石。
進一步的,所述蛭石礦物、偏磷酸鋰、Na2CO3、水的用量比為80~120g:8~12g:18~22g:1L。
進一步的,所得鋰基蛭石的陽離子交換容量為120~130mmol/100g。
進一步的,步驟1)中,糞便樣品、NaCl溶液和鋰基蛭石的用量比為1g∶3~7mL:0.5~1.5g。
進一步的,所述NaCl溶液的濃度為0.85%~0.95%w/v。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南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南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141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