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蓄電池車用鉛蓄電池負極板鉛膏配方增強纖維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118051.4 | 申請日: | 2017-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81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彤 |
| 主分類號: | G01N5/04 | 分類號: | G01N5/04;H01M4/16;H01M4/5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鉛膏 短纖維 中短纖維 過氧化氫混合溶液 負極板鉛膏 有機酸溶液 鉛蓄電池 蓄電池車 增強纖維 正板鉛膏 生極板 有機酸 判定 配方 溶解 雙氧水 正極板鉛膏 質量百分比 電池極板 固化干燥 技術要求 均勻性 抗振動 分析 檢測 過篩 化成 保證 | ||
本發明公開了蓄電池車用鉛蓄電池負極板鉛膏配方增強纖維的檢測方法,首先,由過氧化氫混合溶液對正板鉛膏進行溶解,或由有機酸溶液對鉛膏、生極板、正板鉛膏進行溶解;然后,過篩分離出短纖維,干燥,得到短纖維;最后,由分析天平秤短纖維含量,計算出短纖維在鉛膏中的質量百分比;其中,過氧化氫混合溶液由1000mL質量濃度12%有機酸中加入20mL質量濃度30%的雙氧水組成;有機酸溶液為質量濃度12%的有機酸。本發明的方法一方面分析出鉛膏中短纖維的含量來判定鉛膏中短纖維的均勻性,另一方面分析固化干燥后的生極板、化成干燥后的正正極板鉛膏中短纖維含量來判定是否有損失,使短纖維含量滿足技術要求,達到鉛膏的強度,保證電池極板的抗振動、耐循環、鉛膏不脫落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硅能電池,具體涉及一種蓄電池車用鉛蓄電池負極板鉛膏配方增強纖維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硅能電池極板在制作中,需要經過和膏、涂板、固化干燥、化成、干燥等工序,為了鉛膏有很好的結合強度,通常在鉛膏和膏的輔料中添加適量的短纖維,具體的量為0.09%~1%不等。如何確保鉛膏中短纖維在和膏中達到均勻一致,在經過固化干燥后驗證其強度是否滿足要求,化成干燥后是否有燒損失效,目前僅僅通過目視判定短纖維的均勻性,表觀纖維多少來判定是否有損失,這樣不科學,無數據支撐。所以需要一種方法來分析鉛膏中短纖維含量,做出合理的判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蓄電池車用鉛蓄電池負極板鉛膏配方增強纖維的檢測方法,通過該方法一方面分析出鉛膏中短纖維的含量來判定鉛膏中短纖維的均勻性,另一方面分析固化干燥后的生極板、化成干燥后的正正極板鉛膏中短纖維含量來判定是否有損失,使短纖維含量滿足技術要求,達到鉛膏的強度,從源頭上保證電池極板的抗振動、耐循環、鉛膏不脫落的性能。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首先,由過氧化氫混合溶液對正板鉛膏進行溶解,或由有機酸溶液對鉛膏、生極板、正板鉛膏進行溶解;然后,過篩分離出短纖維,干燥,得到短纖維;最后,由分析天平秤短纖維含量,計算出短纖維在鉛膏中的質量百分比。
其中,過氧化氫混合溶液由1000mL質量濃度12%有機酸中加入20mL質量濃度30%的雙氧水組成;有機酸溶液為質量濃度12%的有機酸。
其中,分析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鉛膏、生極板、正板鉛膏:取散裝鉛膏,或取生極板、正板鉛膏,不要研磨,不要過篩,直接取塊狀物,稱量40g(準確至0.001g),放入500mL 燒杯,加入有機酸溶液300mL,煮沸,攪拌至無明顯疙瘩,使得有機酸鉛呈分散狀,緩慢在200目篩的中心位置過篩,使短纖維堆積在篩的中央,用水洗滌至短纖維潔白無雜質,110℃干燥30分鐘,得到短纖維;由分析天平秤短纖維含量,計算出短纖維在鉛膏中的質量百分比;
2、正板鉛膏:取正板的鉛膏,不要研磨,不要過篩,直接取塊狀物,稱量 40g(準確至0.001g),放入500mL燒杯,加入過氧化氫混合溶液200mL,攪拌溶解至無明顯疙瘩,溶液呈半透明渾濁狀,緩慢在200目篩的中心位置過篩,使短纖維堆積在篩的中央,用水洗滌至短纖維潔白無雜質,110℃干燥30 分鐘,得到短纖維;由分析天平秤短纖維含量,計算出短纖維在鉛膏中的質量百分比。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①方便快捷,可同時進行多個樣的分析,判定一批次和膏過程的短纖維均勻性,同時也可推測其它物料的均勻性;②需要的化學試劑種類少,處理過程簡單,無雜質引入,工具使用簡單方便;③分析結果準確可靠,短纖維明顯易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分析方法,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
實施例1:依以下具體步驟分析和膏完畢的鉛膏中短纖維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彤,未經李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11805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