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鉍酸鈣納米線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71007.2 | 申請日: | 2017-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2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裴立宅;馬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29/00 | 分類號: | C01G29/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問律師事務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鋁片 納米線 乙酸鈣 鉍酸鈉 酸鈣 低溫區 剛玉管 高溫區 制備 加熱 保溫 沉積物 納米材料制備技術 密封反應容器 混合粉末 兩步反應 制備過程 光催化 水混合 吸附 密封 半導體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鉍酸鈣納米線的制備方法,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方法具體是首先將鉍酸鈉與乙酸鈣混合均勻,然后將鉍酸鈉與乙酸鈣混合粉末置于剛玉管反應容器的高溫區,氧化鋁片置于剛玉管反應容器的低溫區,并密封反應容器,將高溫區加熱至1200~1400℃、低溫區加熱至100~200℃,保溫0.5~2h,得到了表面含有褐色沉積物的氧化鋁片;隨后將該氧化鋁片固定于反應容器中間,將鉍酸鈉、乙酸鈣與水混合后置于反應容器內并密封,于溫度400~500℃、保溫48~96h。本發明采用兩步反應過程,制備過程簡單、易于控制,所得鉍酸鈣納米線在光催化、吸附及半導體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鉍酸鈣納米線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鉍酸鈣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吸附及半導體特性,在光催化、吸附及半導體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研究興趣。鐘小超等(鐘小超,陳兵,邱曉艷,楊駿.形貌可控的鉍酸鈣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科學技術與工程,15(2015)137-139.)報道了以硝酸鉍、硝酸鈣、硝酸、氨水、檸檬酸、乙二胺四乙酸及氫氧化鈉作為原料,通過水熱法和溶膠凝膠法可以制備出微米級尺寸、無規則形貌的鉍酸鈣(CaBi2O4)顆粒和十字架形貌的鉍酸鈣(Ca4Bi6O13)。王永姣(王永姣.鉍酸鈣、鉍酸鍶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浙江金華:浙江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報道了以氧化鉍和硝酸鈣作為原料,通過浸漬法制備出了花朵狀的鉍酸鈣(CaBi6O10),花朵狀的鉍酸鈣由納米片構成,納米片的厚度為40nm。納米材料的形貌對于其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雖然目前已有納米片構成的花朵狀鉍酸鈣的報道,但是其它形貌的納米鉍酸鈣,例如鉍酸鈣納米線也可望具有優異的性能。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未有關于鉍酸鈣納米線的報道。鉍酸鈣納米線作為一種特殊形貌的鉍酸鈣納米材料,尺寸小,可以作為光催化、吸附及半導體材料,在光催化、吸附及半導體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鉍酸鈣納米線的制備方法。
該制備方法如下:
步驟1:以鉍酸鈉、乙酸鈣作為原料,氧化鋁片作為沉積襯底,氬氣作為載氣,首先將鉍酸鈉與乙酸鈣混合均勻,然后將鉍酸鈉與乙酸鈣的混合粉末置于剛玉管反應容器的高溫區,氧化鋁片置于剛玉管反應容器的低溫區,并密封反應容器,將高溫區加熱至1200~1400℃、低溫區加熱至100~200℃,保溫0.5~2h,氬氣流速為30~60cm3/min,從而得到了表面含有褐色沉積物的氧化鋁片。
所述鉍酸鈉與乙酸鈣的摩爾比為2:1。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表面含有褐色沉積物的氧化鋁片作為沉積襯底,鉍酸鈉、乙酸鈣作為原料,水為溶劑,首先將步驟1得到的表面含有褐色沉積物的氧化鋁片固定于反應容器中間,然后將鉍酸鈉、乙酸鈣與水混合后置于反應容器內并密封,于溫度400~500℃、保溫48~96h,最終在氧化鋁片表面得到了絮狀褐色沉積物,即為鉍酸鈣納米線。
所述鉍酸鈉與乙酸鈣的摩爾比為2:1。
所述鉍酸鈉、乙酸鈣的總重量占水重量的10~30%。
所述鉍酸鈉、乙酸鈣和水總量占反應容器的填充度為15~30%。
本發明的科學原理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業大學,未經安徽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7100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