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咔唑及吡啶構建單元的電致發光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061710.5 | 申請日: | 2017-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489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楊;戴雷;蔡麗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阿格蕾雅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71/04 | 分類號: | C07D471/04;C09K11/06;H01L51/30;H01L51/54;H01L51/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紅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吡啶 構建 單元 電致發光 材料 | ||
本發明涉及基于咔唑及吡啶構建單元的電致發光材料,具有式(I)所述的結構,其中,R1、R2獨立選自氫,C1?C4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2?C4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烯烷基,C2?C4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炔烷基,C6?C10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烴基,C3?C8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雜原子的雜芳基。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的電致發光材料應用于OLED中,具有較高的發光效率,有潛力應用于有機電致發光器件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型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致發光材料,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咔唑及吡啶構建單元的電致發光材料,通過真空沉積成薄膜,作為發光層材料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
背景技術
近年來,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作為一種有巨大應用前景的照明、顯示技術,受到了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廣泛關注。OLED器件具有自發光、廣視角、反應時間短及可制備柔性器件等特性,成為下一代顯示、照明技術的有力競爭者。但目前OLED仍然存在效率低、壽命短等問題,有待人們進一步研究。
有機發光二極管為電致發光器件,在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分別經電子傳輸層和空穴傳輸層進入發光層復合形成激子。之后,激子將能量傳遞給有發光特性的有機分子,使其受激發,激發態分子回到基態時發生輻射躍遷而發光。自1998年Forrest等人報道電致磷光器件(PHOLED)以來,PHOLED因其可以高效利用三線態和單線態激子發光而備受關注。高效PHOLED器件通常為多層結構,其優點在于可以方便地調節載流子注入、傳輸及復合等過程。在發光層中,當客體摻雜濃度較高時,會出現濃度淬滅和T1-T1湮滅,導致發光效率降低。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通常將客體材料摻雜在主體材料中,從而“稀釋”客體材料的濃度。主體中形成的激子通過和Dexter能量轉移的方式傳遞給客體,受激發的客體輻射發光回到基態。因此,為了獲得高效PHOLED器件,開發新型高性能的主體材料尤為重要。
主體材料可以分為空穴型、電子型和雙極型三種類型。當使用空穴型主體材料時,空穴、電子復合通常發生在發光層和電子傳輸層界面上;當使用電子型主體材料時,空穴、電子復合通常發生在發光層和空穴傳輸層界面上。可見,單極型主體材料易于導致載流子復合區域變窄。窄的復合區域會導致局部激子密度升高而加速T1-T1湮滅,不利于器件性能的提升。而雙極型主體材料則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使用雙極型主體材料,既可以平衡器件中的空穴和電子、拓寬載流子復合區域,又可以簡化器件結構,引起了該領域研究者的極大興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基于吡啶和咔唑構建單元的雙極型主體材料,將該材料以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獲得了很好的發光效率。
基于咔唑及吡啶構建單元的電致發光材料,具有化學式(I)的結構:
Ar為下列基團中的一個:
其中,R1、R2獨立選自氫,C1-C4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2-C4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烯烷基,C2-C4取代或者未取代的炔烷基,C6-C10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烴基,C3-C8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取代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雜原子的雜芳基;所述取代為被鹵元素、C1-C4的烷基所取代。
優選地,R1、R2獨立選自氫,C1-C4烷基,C6-C10的含有一個或者多個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芳烴基;
更優選地,R1、R2獨立選自氫,甲基,叔丁基,苯基,甲苯基,萘基;
進一步優選,R1、R2為相同取代基,選自氫,叔丁基,苯基,甲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阿格蕾雅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阿格蕾雅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617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低雜質含量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吡啶并嘧啶類化合物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