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透光磚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49922.1 | 申請日: | 2017-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5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龐方亮;王亞輝;王勇武;冉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世紀之光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1/39 | 分類號: | E04C1/39;G02B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趙絲絲 |
| 地址: | 4012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透光磚及其制備方法,該透光磚包括磚體和一個或多個透光部件,所述透光部件分布設置在所述磚體內,每個所述透光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側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側面;每個所述透光部件上至少連接有一加強筋/每個所述透光部件至少與一加強筋連接,所述加強筋設置在所述磚體內。此外,制備該透光磚的方法通過將塑料光纖連續地依次穿入多對通孔中,使各對通孔之間的光纖保持繃緊狀態以不至于輕易變形。本發明很好地解決了透光磚制備過程中容易被擠壓變形,以及在脫模時光纖與磚體之間容易脫落或松動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透光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D1(申請號:CN2017201426231)公開了一種可透光的光纖磚,該光纖磚是在磚體內設置復數個透光部件來實現,該光纖磚可以實現磚體兩側光線的互通,增加較暗一側的光亮度,同時,可以將透光部件的端部在光纖磚的磚體表面以一定的規律排列,形成圖案,增加磚體美觀性。
但是,具體實施過程中如果要加工得到上述光纖磚,發現存在以下困難:第一,透光部件在磚體內規律設置,并且透光部件在磚體內的位置與兩個相互平行的側面相垂直,在磚體成型固化脫模時,由于模具與透光部件端部存在連接會將磚體內的透光部件帶出,造成透光部件與磚體脫落或松動的情況;第二,磚體的制成材料采用混凝土、金屬等材料,由于這些材料在干燥時收縮程度較大,容易將磚體內的透光部件壓彎或壓變形,從而影響后期的透光效果。
為此,如何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光磚及其制備方法,用于解決透光磚制備過程中容易被擠壓變形,以及在脫模時光纖與磚體之間容易脫落或松動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透光磚,包括:磚體,其不與其它磚體或墻體相鄰的兩側面分別為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一個或多個透光部件,所述透光部件分布設置在所述磚體內,每個所述透光部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側面,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側面;每個所述透光部件上至少連接有一加強筋/每個所述透光部件至少與一加強筋連接,所述加強筋設置在所述磚體內。
優選地,所述狀體由磁漆粉制成。
優選地,所述狀體由混凝土制成,或者由混凝土與磁漆粉混合制成。
優選地,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各所述透光部件不與所述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垂直。
優選地,所述磚體的形狀為長方體、六邊體或圓柱體。
優選地,所述透光部件為塑料光纖。
一種制備上述任一所述的透光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提供磚體固化成型模具,所述模具上至少具有兩個正對設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通孔,且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上的通孔一一對應形成一對或多對通孔;S2,將一根或多根塑料光纖連續依次穿入多對所述通孔;S3,在各對所述通孔之間的所述塑料光纖上設置加強筋;S4,將固化材料注入所述模具內各塑料光纖之間的間隙;S5,在所述固化材料固化后,切除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上的塑料光纖,脫模得到透光磚。
優選地,所述模具由于具有中空模腔且上下端帶開口的模框和用于依次與所述模框的上下端的開口連接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構成,所述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在所述模框上。
優選地,所述透光磚的形狀為長方體、六邊體或圓柱體。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透光部件上連接加強筋,可以增加透光部件的強度,使透光部件在磚體成型固化時不容易被擠壓變形,同時也可以增加透光部件在磚體內與磚體的摩擦力,使其在脫模時不致被拉松或脫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世紀之光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世紀之光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499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