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汽車尾氣凈化功能的防積水排氣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017029.0 | 申請日: | 2017-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20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常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N13/08 | 分類號: | F01N13/08;F01N11/00;F01N3/02;F01N3/08;F01N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汽車尾氣 凈化 功能 積水 排氣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排氣管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具有汽車尾氣凈化功能的防積水排氣管。
背景技術
在環境問題在全球范圍內成為關注焦點的大背景下,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進一步增加,不可避免的伴隨的汽車尾氣排放產生化學的污染同時伴隨有熱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使環境的負荷進一步增加。因此如何確保汽車的尾氣在排出之前就自動檢測并自動凈化,成為伴隨汽車工業發展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同時現有的汽車排氣管多采用一根直管式結構,直管上沒有設置防水的設置,當汽車排氣管內進水后,排氣管內的水會沉積在排氣管內,汽車排的廢氣溶于水中后會具有一定的腐蝕性,會對汽車排氣管的內部造成腐蝕,影響汽車排氣管的性能,降低汽車排氣管的使用壽命。如果有一種能夠凈化尾氣,并具有防積水功能的汽車排氣管裝置,將改變現在的問題狀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具有汽車尾氣凈化功能的防積水排氣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汽車尾氣凈化功能的防積水排氣管,它包括消聲器和排氣管管體;所述排氣管管體在進氣端制有消聲器接頭,所述消聲器由消聲器接頭入口穿入排氣管管體,且所述消聲器和穿入排氣管管體部分均排列分布有消聲器小孔;所述排氣管管體內部開有腔體,所述腔體與排氣管出口連通,且所述腔體內在靠近排氣端一側安裝有隔板,所述隔板將腔體分為凈化腔和防積水腔,并與排氣管內壁抵接;
所述凈化腔內部設置有檢測模塊、控制器模塊、信息存儲模塊、處理模塊及冷卻模塊,上述模塊均置于排氣管管體管壁上,并通過焊接連接,且按進氣端到排氣端的方向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所述控制器模塊和信息存儲模塊在排氣管管體的同一平面內,所述控制器模塊在信息存儲模塊上側;
所述檢測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控制器模塊的輸入端,所述信息存儲模塊與控制器模塊電連接,所述控制器模塊的輸出端連接處理模塊的輸入端;檢測模塊檢測進入排氣管管體的尾氣中的有毒物質含量數據,并將有毒物質含量數據傳輸至控制器模塊,所述控制器模塊將接收到的有毒物質含量數據與信息存儲模塊中的標準信息進行比較,若有毒物質含量數據超過標準信息的范圍,則控制器模塊產生并向處理模塊發出處理操作指令;經過處理的氣體再通過所述冷卻模塊降低溫度,會在所述防積水腔中發生冷凝積水;
所述隔板的上部開有連通凈化腔和防積水腔的入口,所述入口正對的防積水腔壁為第一斜面;所述防積水腔內下部開有凹槽,所述排氣管出口靠近凹槽一側連接處設置有第二斜面,所述凹槽底部在排氣管內壁上安裝有單向閥;尾氣從連通凈化腔和防積水腔的入口經過第一斜面改變方向之后,然后經過凹槽從排氣管出口排出,水從排氣管出口進入防積水腔內,通過凹槽的尾氣則通過單向閥將水排出。
所述消聲器與消聲器接頭的間隙用隔音層密封。所述冷卻模塊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經管路連接為閉環回路。所述凹槽由底面為平面、兩側面為曲面組成,尾氣進入凹槽中,通過凹槽內的曲面改變尾氣的運動方向;所述凹槽的斜面與底面夾角為120°~135°。
所述第一斜面與水平軸呈45°夾角。所述處理模塊包括吸附模塊和凈化模塊兩個部分。所述吸附模塊內均勻布置有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為活性炭纖維和沸石。所述凈化模塊內設置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內置有活性炭纖維和沸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能夠及時地檢測尾氣中的有害物質,并進行有效凈化,且具有防積水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消聲器;2-隔音層;3-消聲器接頭;4-消聲器小孔;5-排氣管管體;6-檢測模塊;7-信息存儲模塊;8-控制器模塊;9-處理模塊;10-吸附模塊;11-凈化模塊;12-冷卻模塊;13-隔板;14-凹槽;15-第一斜面;16-單向閥;17-第二斜面;18-排氣管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常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常明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01702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