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升降式桿件分離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984964.8 | 申請日: | 2017-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8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羅銳明;羅志城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銳明 |
| 主分類號: | B65G47/88 | 分類號: | B65G47/8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陳燕嫻 |
| 地址: | 51134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升降 式桿件 分離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輸送及組裝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棒材生產中,時常需要對圓棒進行計數和對不合格圓棒進行剔除,為此需要對圓棒進行單根分離。傳統的人工分離方式,通過人為的方式將工件用推車推至待分離的車間,再人工將工件堆砌到傳送帶的一端,另一端再由機械手將工件分離。這樣的人工分離方式工作繁瑣,需要的人員較多,耗時耗力,分離錯誤造成的計數誤差十分突出,而且人工分離方式與棒材全連軋制高效生產率不配套,效率低下,影響產量。
對于大批量工件的分離,一般采用的是機械手、卡爪或人工分離的方式,對于使用機械手、卡爪的分離裝置,雖然可以將工件排列、分離,但是它的成本高昂效率低且在分離時易使工件相互碰撞而磨損,同時上述的分離設備通常都需要和數控程序聯接,這樣就必須進行大量的調試工作,這樣不利于批量生產的加工方式。
現有的棒料傳輸和篩分設備多種,而現有的不規則棒料的傳輸過程主要通過簡單的“振動+人工干涉”來實現。通過行車將一堆棒料放置于料架上,料架振動將棒料打散,然后人工干涉,將棒料一根一根分離、傳送至加工臺。這種分料、落料方式的缺點是:工件方向不一致,容易造成工件的卡頓,工人勞動強度大,自動化程度低;操作環境惡劣,存在安全隱患;送料速度慢,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升降式桿件分離機構,該升降式桿件分離機構能夠自動篩分圓柱工件,自動判別OK或NG,并自動篩分開。
本發明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升降式桿件分離機構,包括逐次分派機構和篩分機構,所述逐次分派機構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氣缸、轉動分派組件、第一輸送機構以及控制柜;所述第一氣缸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轉動分派組件活動連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一輸送機構連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底部;所述轉動分派組件包括轉動塊、轉軸、內阻擋板和外阻擋板,所述轉動塊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上,所述轉軸鉸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延伸塊上,所述內阻擋板和外阻擋板分別鉸接在所述轉動塊的兩側邊上,所述第一氣缸的頂端鉸接在所述轉動塊上;
所述篩分機構包括第二固定架、升降機構、剔除組件和第二輸送機構;所述升降機構縱向連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升降驅動組件、滑軌以及連接在該滑軌上的起落架,所述起落架與所述第一輸送機構通過連接槽連接,所述起落架與所述升降驅動組件連接;所述剔除組件包括第三固定架、第二氣缸、剔除板、限位滑槽以及收集槽,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氣缸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氣缸的頂部連接所述剔除板,所述限位滑槽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所述收集槽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的末端;所述第二輸送機構固定在第二固定架的底部;
所述第一氣缸、第一輸送機構、升降驅動組件、第二氣缸、第二輸送機構均電連接所述控制柜。
所述第二輸送機構包括限位導槽和第二輸送帶,該限位導槽傾斜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且所述限位導槽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輸送帶。
所述第一輸送機構為傳送帶。
在所述第一輸送機構的兩側設置有阻擋工件的限位擋板。
在靠近所述外阻擋板處的所述限位擋板上設置有感應器,該感應器電連接所述控制柜。
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延伸塊頂端還固定有第一檔板。
在所述起落架上還連接有第二檔板。
所述升降驅動組件為單軸機器人或氣缸。
所述剔除板為一彎折板件,并在所述限位滑槽靠近所述剔除板一端延伸形成有支撐條。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逐次分派機構:利用轉動分派組件及第一氣缸,對圓柱工件進行阻斷及供給操作,阻斷及供給操作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實現間歇式圓柱工件供給,防止起落架與圓柱工件之間會發生剛性碰撞,損傷圓柱工件。該裝置使圓柱工件依次進入下一工序,并且可以確保每次只供給一個圓柱工件,防止多個圓柱工件在設備前的堆積,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2.進入篩分機構前通過設置有自動篩分裝置的連接槽,并經過升降機構和剔除組件,實現對于圓柱工件的自動分離,整體機構自動化程度高,無需人工操作。逐次分派機構與篩分機構相配合,可實現桿件的自動供給、檢測、分離的自動控制操作,提高了輸送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銳明,未經羅銳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9849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