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狹槽機翼、一種復合型機翼及其一種狹槽機葉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818200.1 | 申請日: | 2017-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4579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廖超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超輝 |
| 主分類號: | B64C3/14 | 分類號: | B64C3/14;B64C3/36;B64C3/10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厚***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翼 復合型 及其 狹槽機葉 | ||
本發明涉及機翼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狹槽機翼,狹槽機翼具有前端淺而寬尾端深而窄的特點,第一進風口的大小大于第一出風口的大小,與傳統的機翼相比,復合型機翼總升力大于現有技術機翼的70%,從而提高飛機的運載能力,復合型機翼下表面由多個狹槽機翼構成,在迎角不大的情況下基本上不產生向上反氣流,對翼尖渦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從而減小飛機的誘導阻力;并且復合型機翼三分之二的升力由狹槽機翼下表面產生,對飛機的失速危害性大幅度降低,從而提高飛機的安全性;狹槽機葉與狹槽機翼的原理相同,狹槽機葉對風力利用率高,在相同情況下發電量要比現有技術的條型機葉的風力發電量大3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翼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狹槽機翼、一種復合型機翼及其一種狹槽機葉。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機翼展向是平展的,尤其是機翼下表面平而直,產生升力小,占總升力的1/3,現有技術機翼氣動利用率低,需要的機翼面積較大。
現有技術風力發電設備中風葉是平條形,對風力的利用率較低,有效風力面積內發電量較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氣動利用率高的狹槽機翼、復合型機翼和一種風力的利用率高的狹槽機葉。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狹槽機翼,包括機翼頂板,所述機翼頂板兩側向下設置有機翼側板,所述機翼頂板和所述機翼頂板兩側的機翼側板形成有第一氣流通道,所述第一氣流通道包括第一進風口和第一出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一出風口的面積,所述機翼側板靠近所述第一進風口的一端的高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一出風口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出風口處設置有用于調節第一出風口開口大小的機翼尾舌。
作為優選,所述機翼頂板靠近第一進風口的寬度大于靠近第一出風口的寬度。
作為優選,所述機翼頂板和兩個所述機翼側板一體成型。
作為優選,所述機翼尾舌傾斜安裝于所述第一出風口處。
一種復合型機翼,所述復合型機翼由多個所述狹槽機翼并列組成。
作為優選,所述復合型機翼上部設置有由中弧線為基準構成具有彎度的上表面機翼。
作為優選,所述上表面機翼的上表面設置為流線型。
一種狹槽機葉,包括機葉頂板,所述機葉頂板兩側向下設置有機葉側板,所述機葉頂板和所述機葉頂板兩側的機葉側板形成有第二氣流通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包括第二進風口和第二出風口,所述第二進風口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二出風口的面積,所述機葉側板靠近所述第二進風口的一端的高度小于靠近所述第二出風口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二出風口固定設置有機葉尾舌。
作為優選,所述機葉尾舌傾斜安裝于所述第二出風口處。
作為優選,所述機葉頂板和兩個機葉側板一體成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超輝,未經廖超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8182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背負式大型天線罩雙支腿
- 下一篇:一種保證安全降落的航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