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標簽的自校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98246.1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9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長江;鄭斌;張冀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有中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9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標簽 校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端聯網標簽校驗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標簽的自校驗方法。
背景技術
端聯網是基于目前傳統互聯網,物聯網及直聯網提出的創新的網絡概念,是現有網絡的一種繼承和延伸,是指在一定的有限空間內通過一定的組網模式將端與端連接到一起。
端聯網所描述的端,一定是存在于一個有限的空間里。在任何的一個限定空間內,所有的端(人和物)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建立起聯系。端聯網主要功能便是信息的采集和投遞,收集各個端的碎片化信息,通過對需求的分析,將碎片化的信息進行有目的的精確的定向投遞及展示。端是需求的發起方,也是需求的提供方;既是信息傳遞的起點,也是終點。端聯網并不是創造了一種新的聯網方式,而是利用現有的各種網絡技術,在端與端之間造出便利的易于信息投遞及采集的一種手段,是現有網絡技術的一種拓展和延伸。
中國發明專利CN 104219206 A公開了一種互聯網身份輔助校驗方法,包括:獲取互聯網身份標識;查找所述互聯網身份標識使用頻率最高的地理區域;抽取并下發屬于所述地理區域的地理位置及不屬于所述地理區域的地理位置;獲取用戶選擇的地理位置;根據用戶選擇的地理位置是否屬于所述地理區域驗證所述互聯網身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確保準確性和安全性的標簽自校驗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標簽的自校驗方法,包括本地校驗和復合校驗,其中端聯網中通過云端與終端的連接與交互,所有信息均通過云端進行本地校驗;云平臺與云端之間進行校驗,多種終端和云端之間的校驗、通過多種網絡進行復合校驗。
進一步的,所述本地校驗方法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注冊綁定,與云端連接和交互的終端,通過五要素(人、事、物、時、地)和云端產生關聯,并結合云端硬件特征和終端的硬件特征及網絡特征形成獨立唯一的特征碼;本地交互的信息,內容均依靠此特征碼進行加標和校驗。
更進一步的,所述本地校驗方法中任何一終端傳給云端的內容,都會由終端加標傳給相關云端,云端根據注冊綁定的特征碼進行自校驗,符合規則要求的接收并存儲,不符合的即時舍棄。
更進一步的,所述本地校驗方法中由云平臺發給終端的信息,云平臺進行加標,與云端進行自校驗;確定該內容是發給與自己注冊綁定過的終端時,接收內容,并轉發至終端中。
進一步的,所述復合校驗方法為通過整個E2E平臺各個關鍵節點進行自校驗的過程。
采用上述后方法后,本發明相對于傳統互聯網的遠程校驗(如手機驗證碼),端聯網中通過云端與終端的連接與交互,所有信息均通過云端在本地進行校驗,可確保校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云平臺與云端之間進行校驗,多種終端和云端之間的校驗、通過多種網絡(如WIFI/NFC/藍牙等)校驗等,通過多種校驗確保準確性和安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本地校驗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復合校驗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標簽的自校驗方法,包括本地校驗和復合校驗,其中端聯網中通過云端與終端的連接與交互,所有信息均通過云端進行本地校驗;云平臺與云端之間進行校驗,多種終端和云端之間的校驗、通過多種網絡進行復合校驗。
進一步的,所述本地校驗方法為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注冊綁定,與云端連接和交互的終端,通過五要素和云端產生關聯,并結合云端硬件特征和終端的硬件特征及網絡特征形成獨立唯一的特征碼;本地交互的信息,內容均依靠此特征碼進行加標和校驗。
更進一步的,所述本地校驗方法中任何一終端傳給云端的內容,都會由終端加標傳給相關云端,云端根據注冊綁定的特征碼進行自校驗,符合規則要求的接收并存儲,不符合的即時舍棄。
更進一步的,所述本地校驗方法中由云平臺發給終端的信息,云平臺進行加標,與云端進行自校驗;確定該內容是發給與自己注冊綁定過的終端時,接收內容,并轉發至終端中。
進一步的,所述復合校驗方法為通過整個E2E平臺各個關鍵節點進行自校驗的過程。如圖2所示,和云端A注冊綁定的終端A向與云端B注冊綁定的終端B發送內容的過程(傳送時約定:1.通過平臺轉發;2.通過藍牙接收)。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熟練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可以對本實施方式作出多種變更或修改,而不背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實質,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僅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有中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大有中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82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密鑰防盜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病歷的共享查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