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的選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796640.1 | 申請日: | 2017-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68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余守武;李梅珍;黃益峰;曹棟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艷 |
| 地址: | 310021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中間 型光溫敏核 不育 選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稻育種領域,尤其涉及兩系雜交水稻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的利用。
背景技術
我國現有大面積應用的光溫敏核不育系主要是農墾58S、安農S-1和衡農S-1等不育系的衍生系,如培矮64S和Y58S等。還包括其它來源的不育系如廣占63S、株1S。從現有光溫敏核不育系的親緣關系看,大部分兩系不育系具有粳稻血緣,如培矮64S具有粳稻農墾58遺傳成分,而Y58S又是由培矮64S衍生而來。但從其表型看,現有大面積應用的光溫敏核不育系均屬于秈型兩系不育系,以致現有的兩系雜交稻組合的產量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瓶頸。秈粳亞種間雜交稻具有比秈型或粳型雜交稻增產15-20%的增產潛力。擬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水平,利用秈粳雜種優勢是一有效途徑,而典型的秈粳雜交往往又有生育期過長、結實率低等諸多不利表現使雜一代難以在生產上應用。因此,選育秈粳遺傳成分配比合適的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以選配兩系秈粳中間型偏秈或偏粳雜交稻,在克服典型秈粳雜交不利因素的同時,又可發揮秈粳雜交的雜種優勢,進一步提高水稻產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的選育方法,為進一步提高雜交水稻增產潛力,推進兩系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的發展奠定材料基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稻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的選育方法,步驟包括:
(1)、秈粳中間型材料的創制:利用稻米品質優質的秈型水稻材料與粳稻材料雜交獲得F1,利用F1與秈型水稻材料回交一次,獲得具3/4秈稻遺傳成分的BC1F1,種植BC1F1獲得BC1F2,種植BC1F2群體,從其分離后代中選擇株型緊湊、株高65-75cm、長穗型、中長粒型、葉色較深、感光性弱的秈粳中間型偏秈型的材料,經4-5代自交復選穩定成型;
(2)、導入光溫敏核不育基因:利用上述選中且穩定的秈粳中間型偏秈型育種材料,與以粳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為母本進行雜交,獲得導入光溫敏核不育基因的F1;
(3)、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的選育:種植上述(2)獲得的F2群體材料,在正季長日高溫條件下,選育株高65-75cm;株型緊湊;株葉型偏粳型、苗期葉色較深;穗粒型偏秈型、谷粒長寬比3:1;分蘗力較強、單株有效分蘗10-12個;生育期短65-75天;花時早,當天集中開花時間在上午10:30-11:30;柱頭外露達75%-85%;花藥細瘦、I-KI染色鏡檢為不育的不育系性狀株系,自交4-5代穩定成型;穩定成型不育系株系與秈稻或秈粳中間型材料進行測配雜交,選育能配組強優勢雜交稻組合的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發明是對中國兩系雜交水稻的重要補充與發展,通過選育秈粳遺傳成分比例合適的秈粳中間型光溫敏核不育系,克服了典型秈粳稻雜交結實率低、生育期過長等不利因素,與秈稻或秈粳中間材料配組兩系秈粳亞種間雜交稻,從秈粳基因組成分的配比上實現秈粳亞種間雜種優勢的利用,為兩系秈粳亞種間雜交稻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材料基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1)、秈粳中間型材料的創制:利用稻米品質優質的秈型水稻材料與粳稻材料雜交獲得F1,利用F1與秈型水稻材料回交一次,獲得具3/4秈稻遺傳成分的BC1F1,種植BC1F1獲得BC1F2,種植BC1F2群體,從其分離后代中選擇株型緊湊、株高65cm、長穗型、中長粒型、葉色較深、感光性弱的秈粳中間型偏秈型的材料,經4代自交復選穩定成型;
(2)、導入光溫敏核不育基因:利用上述選中且穩定的秈粳中間型偏秈型育種材料,與以粳型光溫敏核不育系為母本進行雜交,獲得導入光溫敏核不育基因的F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7966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七寶十條筋黃金瓜新品種選育方法
- 下一篇:一種紫莢豌豆雜交育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