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光型雙面光伏組件安裝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88702.X | 申請日: | 2017-07-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65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雨軍;陶愛兵;唐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40/22 | 分類號: | H02S40/22;H02S20/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林傳貴 |
| 地址: | 215127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增光 雙面 組件 安裝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增光型雙面光伏組件安裝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價格的上漲,開發利用新能源成為當今能源領域研究的主要課題。由于太陽能具有無污染、無地域性限制、取之不竭等優點,研究太陽能發電成為開發利用新能源的主要方向。利用太陽能電池發電是當今人們使用太陽能的一種主要方式。
光伏組件電站對土地的需求比較大,為了達到土地資源利用最大化,電站對高效組件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應對電站需求,利用新型N型雙面電池和雙面異質結電池片做成的組件的發電效率可以增加10%~20%。
雙面電池組件背面的發電效率設計值可以達到正面發電效率的85%,異質結電池組件背面達到正面發電效率的95%,但是組件背面電池片實際安裝利用率只有10%~20%,雙面電池組件電池片背面發電效率嚴重不足。
雙面電池組件對電站的安裝有特殊的要求,目前各組件公司對電站的安裝設計局限于如何避開背面遮擋問題,如何最大力度的利用電池片背面發電,提升雙面電池片或者雙面電池組件的背面發電效率還處于一個空白。
目前雙面電池片包括N型和HJT等都面臨制造成本偏高的因素,導致組件的最終制造成本上升20%到40%,如果在最終的投資發電量方面沒有明顯的巨大的提升,就給投資的回報周期帶來困擾和風險。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光型雙面光伏組件安裝系統,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光型雙面光伏組件安裝系統,包括雙面光伏組件、第一反射機構和第二反射機構,所述第一反射機構傾斜設置在雙面光伏組件的后側下方,所述第二反射機構設置在所述雙面光伏組件的下方;
所述第一反射機構用于將光線反射至雙面光伏組件的背面或第二反射機構上,所述第二反射機構用于對第一反射機構反射的光線或雙面光伏組件背面反射的光線進行一次或多次反射。
進一步地,所述雙面光伏組件的數量為多個,所述雙面光伏組件呈單排排列安裝或呈矩陣排列安裝,所述雙面光伏組件相對于安裝面傾斜設置,所述第一反射機構和第二反射機構與所述雙面光伏組件一一對應;
所述第一反射機構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設置在后排一塊雙面光伏組件的傾斜方向下端或最后一排雙面光伏組件的后側下方;
所述第二反射機構的一端接近或連接所述反射面,另一端接近或連接雙面光伏組件的傾斜方向下端,所述第二反射機構為反射層或漫反射層。
進一步地,所述雙面光伏組件相對于安裝面平行設置,所述第一反射機構為多棱反光面,所述多棱反光面包括多個依次排列的反光單元,所述多棱反光面為凸棱狀或凹棱狀,所述第二反射機構為反射層或漫反射層。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機構包括第一漫反射面和第二漫反射面,所述第一漫反射面平鋪在所述安裝面上,所述第二漫反射面分別連接雙面光伏組件和第一漫反射面。
進一步地,所述雙面光伏組件所在的安裝面為平地,所述雙面光伏組件利用支撐架安裝在所述平地上。
進一步地,所述多棱反光面上的反光單元由鋁板、鋁箔或不銹鋼板模壓制成,或者所述多棱反光面由平面反光單元上附貼多棱面的高反光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反光單元表面涂覆有鋁粉、銀粉或反光漆的高反射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機構設置在固定角度安裝機構上或者角度調節機構上。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光型光伏組件安裝系統,包括第二光伏組件和第三反射機構,所述第三反射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光伏組件的一端,所述第三反射機構用于將光線反射至第二光伏組件的正面。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系統還包括第四反射機構,所述第四反射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光伏組件的另一端,所述第四反射機構用于將光線反射至第二光伏組件的正面。
再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增光型雙面光伏組件安裝系統,包括相對于安裝面平行設置的雙面光伏組件及設置在所述雙面光伏組件下方的一根或多根導光管,所述導光管的起始端探出所述雙面光伏組件。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設計通過增加整體入射的光照量,經過反射導入到組件背面,實現本塊組件的背面輻照量增加,增加較少的成本就可以讓雙面電池組件的背面效率由10~20%增加到50%以上;
2)本設計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原理,通過建立光路的C型包圍,通過立體空間實現光路傳遞,最終也將背面的一部分光反射到后排的雙面電池組件上,增加雙面電池組件正面電池片的發電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攜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887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礦井噴霧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頭盔防護鏡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