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02425.6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168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增祿;張廣立;徐元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東林潤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32/956 | 分類號: | C01B32/95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11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化硅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包括除碳池(1),除碳池(1)前后兩側板上端面上均設置有齒條(2),除碳池(1)的底板上設置有連接左右側板的擋塊(3),其特征在于,除碳池(1)內設置有攪拌設備,除碳池(1)上方設置有收集設備,
收集設備包括設置在除碳池(1)外部的托板(4),托板(4)上方設置有電機(5),電機(5)通過第二滑塊(20)與托板(4)上的滑道(23)滑動連接,電機(5)的輸出軸上設置有與除碳池(1)前后側壁上的齒條(2)嚙合的齒輪(6),兩齒輪(6)之間的電機(5)輸出軸上設置有輥筒(7),輥筒(7)兩側的電機(5)輸出軸上設置有垂直于除碳池(1)底板,且上端與電機(5)輸出軸鉸連接的第二支桿(9),第二支桿(9)朝向除碳池(1)前后側壁的一側設置有第一滑塊(13),第一滑塊(13)均設置在除碳池(1)前后側壁的滑槽(12)內,第二支桿(9)上端右側設置有與其垂直的第一支桿(8),第一支桿(8)上設置有碳收集箱(11),碳收集箱(11)的左側板上沿與輥筒(7)外緣接觸,
攪拌設備包括設置在第二支桿(9)下端的轉軸(18),轉軸(18)上設置有外緣與擋塊(3)上端面接觸的轉輪(17),轉輪(17)與第二支桿(9)之間的轉軸(18)上均布設置有多個攪拌桿(10),
除碳池(1)右側壁外側設置有控制器(22),控制器(22)與電機(5)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3)上設置有多個軸向中心線與擋塊(3)垂直的通孔(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13)朝向滑槽(12)側壁的面上均設置有凹槽(21),第一滑塊(13)內還設置有軸向中心線與滑槽(12)平行的槽孔(1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碳池(1)的左側壁上設置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排料管(15),排料管(15)上設置有閥門(1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筒(7)的表面材料為疏水親油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親油材料是經刻蝕和氟化處理后具有疏水親油性的金屬材料,或者是具有疏水親油性的聚丙烯、聚氨酯或氟碳樹脂高分子材料。
7.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一、造漿:將待處理的碳化硅微粉與去離子水進行混合造漿,得到濃度為40~50%的漿料,向每噸料漿內加入1~3L的碳捕收劑,然后將該料漿引入到權利要求1所述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的除碳池(1)內;
二、攪拌并粘附除碳:通過控制器(22)啟動電機(5),因為電機(5)轉軸(18)上的齒輪(6)與除碳池(1)前后側壁上的齒條(2)嚙合,控制器(22)啟動電機(5)后,輥筒(7)就會在除碳池(1)上方做往復運動,輥筒(7)在除碳池(1)上方運動時,電機(5)的輸出軸就會帶動第二支桿(9)運動,因為第二支桿(9)下端的轉輪(17)與擋塊(3)上端面接觸,因此第二支桿(9)帶動轉軸(18)運動時轉軸(18)就會轉動,同時轉軸(18)上的攪拌桿(10)就會對除碳池(1)底部的碳化硅微粉漿料進行攪拌,加快碳化硅微粉內的碳富集到漿料表面,電機(5)帶動輥筒(7)轉動并從除碳池(1)左側向除碳池(1)右側運動時,漿料表面富集的碳粘附在輥筒(7)表面,碳收集箱(11)的左側板上沿將輥筒(7)表面粘附的碳刮入碳收集箱(11);
三、放料:漿料表面的碳富集層被全部清除后,漿料由排料管(15)放出,完成除碳工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碳化硅微粉除碳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加入的碳捕收劑為松油醇、煤油、柴油、二硫代碳酸鈉、油酸、酚酸混合脂肪醇、有機硅玻璃憎水劑、異構乙醇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東林潤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鄭州東林潤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242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