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定量檢測血清中可代謝產生H2O2的生物分子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91569.6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86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2 |
| 發明(設計)人: | 胡琴;馬云蘇;許貫虹;魏芳弟;岑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32200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翠珍<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1002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借助 比率 熒光 探針 定量 檢測 血清 代謝 產生 h2o2 生物 分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借助比率熒光探針定量檢測血清中可代謝產生H2O2的生物分子的方法,首先,制備銅氮共摻雜碳點Cu?CDs;然后,將可代謝產生H2O2的生物分子與對應的氧化酶反應生成H2O2,用辣根過氧化酶催化H2O2,與底物鄰苯二胺反應生成有黃色熒光的氧化產物DAP;接著,加入Cu?CDs,DAP與Cu?CDs形成比率熒光,兩者熒光強度的比值I572/I460與待測物濃度呈線性關系,根據兩者熒光強度的比值,定量測定血清中生物分子,靈敏度高、檢測簡便,具有免疫反應的高選擇性、高親和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納米材料、熒光比率技術和生物分析檢測領域,具體涉及基于新型銅氮共摻雜碳點的比率熒光探針定量可代謝產生 H2O2生物分子的測定平臺的構建。
背景技術
碳點作為功能性納米碳族的新成員,由于其化學惰性,良好的溶劑分散性,優異的光吸收性和低毒性,吸引了大量的研究。熒光碳點的使用領域很廣泛,包括生物成像、醫療診斷和體內失蹤等方面。此前為解決碳點量子產率低的缺憾,提出了表面鈍化、功能化和摻雜其它元素如N、S的方法。這種雜質摻雜優化碳點性能的方法因其操作簡便和性能優越,獲得了顯著的研究關注。如水熱法摻雜N碳點、S摻雜高量子產率碳點和N、S共摻雜的碳點,都顯示出了獨特的熒光特性。目前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金屬元素摻雜碳點,對于金屬元素摻雜碳點的研究還很少,有必要對金屬摻雜碳點的合成和性能應用進行探索。
膽固醇和黃嘌呤作為體內重要的生物分子,其在體內的含量的檢測對疾病狀態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膽固醇在形成膽酸、構成細胞膜和合成激素方面必不可少,黃嘌呤是尿酸代謝的重要中間體。目前,膽固醇和黃嘌呤測定方法主要有色譜法和氧化酶比色法,熒光檢測尚屬研究階段。傳統氧化酶比色法測定中,血清中可代謝產生H2O2的生物分子首先與相應的氧化酶作用生成H2O2,主要采用氧化HRP顯色底物以其紫外吸收強度定量生物分子。而熒光色譜法高靈敏性、選擇性和快速測定的特點使其在生物測定分析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同時,比率熒光方法是熒光方法的進一步優化,具有選擇性好、抗干擾、穩定、快速的特點,將其應用于檢測,可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選擇性。目前將銅氮共摻雜碳點應用于熒光比率測定可代謝產生H2O2生物分子的測定平臺構建研究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面所述的問題,提出一種借助比率熒光探針定量檢測血清中可代謝產生H2O2生物分子的方法,基于銅氮共摻雜碳點進行,具有靈敏度高、檢測簡便、測定范圍廣的特點,可用于血清中多種生物分子的測定,如膽固醇、黃嘌呤、葡萄糖、乳酸、膽堿、丙酮酸和谷氨酸等。
本文所采用的銅氮共摻雜碳點(Cu-CDs)具有穩定的熒光性能,可與鄰苯二胺(OPD)的氧化物(DAP,具有黃色熒光)發生相互作用,使熒光淬滅。而鄰苯二胺作為HRP的催化底物,被廣泛應用于可產生H2O2的生物分子(如膽固醇、黃嘌呤、葡萄糖、乳酸、膽堿、丙酮酸和谷氨酸等)的氧化酶比色法測定中,因此,將 Cu-CDs與DAP制備成比率熒光通用檢測平臺,可廣泛應用于該類生物分子的檢測。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借助比率熒光探針定量檢測血清中可代謝產生H2O2的生物分子的方法,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醫科大學,未經南京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15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