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力系統(tǒng)移動應用信息安全系統(tǒng)及其傳輸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478001.0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6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光年;儲建新;汪澤州;鮑建飛;胡景博;劉群;繆金良;干玉成;劉海林;施敏達;陳寧寧;余允濤;謝軍民;趙長顏;吳炳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浙江海鹽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韓斐 |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系統(tǒng) 移動 應用 信息 安全 系統(tǒng) 及其 傳輸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智慧電網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力系統(tǒng)移動應用信息安全系統(tǒng)及其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電網規(guī)模日益擴大及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移動應用技術快速地進入到國網輸電、變電、配電、營銷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移動應用技術的引入給深入一線的生產、運維、巡查、督察人員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工具,但與此同時,獨立于國網內網之外的信息化應用系統(tǒng),又給相關數據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現有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移動應用信息安全,但是在賬號失竊、公網數據截取、非當事人使用智能終端等場合下,無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而這些恰恰是當前國網信息泄密較多的地方。隨著國家電網規(guī)模日益擴大及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移動應用技術快速地進入到國網輸電、變電、配電、營銷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移動應用技術的引入給深入一線的生產、運維、巡查、督察人員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工具,但與此同時,獨立于國網內網之外的信息化應用系統(tǒng),又給相關數據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
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5425877A,公開日:2016-03-23公開了一種配電數據采集裝置,包括了與配電設備線路連接的數據采樣模塊、與所述數據采樣模塊連接的信號處理模塊、與所述信號處理模塊連接的微控制器模塊、與所述微控制器模塊連接的RF射頻發(fā)射模塊以及用于供電的供電模塊;所述數據采樣模塊依次包括了電場傳感器、電流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水浸傳感器和點型感煙器,且所述電場傳感器、電流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水浸傳感器和點型感煙器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至所述信號處理模塊的輸入端;所述信號處理模塊依次包括了低通濾波器、與所述低通濾波器的輸出端連接的信號放大器、與所述信號放大器的輸出端連接的光電隔離器和與所述光電隔離器的輸出端連接的驅動緩沖電路,且所述驅動緩沖電路的輸出端連接至所述微控制器模塊的輸入端。此技術方案雖然能夠及時全面地對配電設備的環(huán)境參數和運行參數進行檢測,從而大大保障了配電設備的工作性能。但是依然存在移動應用技術的引入給深入一線的生產、運維、巡查、督察人員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工具,但與此同時,獨立于國網內網之外的信息化應用系統(tǒng),又給相關數據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移動應用技術的引入給深入一線的生產、運維、巡查、督察人員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工具,但與此同時,獨立于國網內網之外的信息化應用系統(tǒng),又給相關數據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電力系統(tǒng)移動應用信息安全系統(tǒng)及其傳輸方法。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力系統(tǒng)移動應用信息安全系統(tǒng),包括國家電網內外網、電力無線專網和智能移動終端,所述智能移動終端通過電力無線專網與國家電網內外網通信連接,所述智能移動終端包括安全加密芯片、人臉識別模塊和專網通信模塊,所述專網通信模塊和人臉識別模塊均與所述安全加密芯片連接,所述專網通信模塊與所述電力無線專網通信連接。本專利針對當前電網移動應用中出現的信息數據泄密問題,提出一套依托于生物識別、硬軟件結合的加密技術、移動互聯技術及無線通信等技術的安全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使用者設備丟失、賬號泄密、傳輸過程數據被截取等常見移動應用安全問題。智能移動終端實現一線作業(yè)功能的同時,在安全認證、加密、傳輸等方面比電網現有移動作業(yè)終端有了長足進展。安全加密芯片,它起一個″保險柜″作用,最重要的密碼、數據都存儲在安全芯片中。對于網絡異常,數據無法實時上傳的情況,數據的本地化存儲是必須的,此時安全芯片就顯得十分重要。本安全系統(tǒng)當前生物識別部分選用的就是人臉識別,作業(yè)人員只有通過人臉識別方可進入系統(tǒng)。可以在智能移動終端被盜用、丟失等情況起到保護作用。登陸與認證部分則是該系統(tǒng)的軟件安全模塊,主要是通過將終端唯一識別號、人臉數據、SIM卡號進行統(tǒng)一綁定,在每次用戶使用前進行認證,實現人、機、作業(yè)軟件的統(tǒng)一對應。電力無線專網可實現數據、語音、視頻的雙向傳輸。正式由于這種專用性,所以能保障數據傳輸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作為優(yōu)選,所述電力無線專網為數據、語音和視頻的專用雙向傳輸網絡。
作為優(yōu)選,所述國家電網內外網包括外網安全防護裝置和總部信息外網、總部信息內網,
所述外網安全防護裝置包括依次通信連接的防火墻、IDS、IPS、安全交互平臺和接入網關,
所述總部信息外網包括業(yè)務應用模塊,所述總部信息內網包括業(yè)務支撐模塊和數據庫,
所述業(yè)務支撐模塊與數據庫通信連接,所述總部信息內網與總部信息外網通信連接,所述總部信息外網與接入網關通信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浙江海鹽縣供電公司,未經國網浙江海鹽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80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chuàng)建、信息發(fā)送方法及信息創(chuàng)建、信息發(fā)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