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組合物及其制劑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7991.4 | 申請日: | 2017-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9354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沈海峰;李俊;徐群輝;范坤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824 | 分類號: | A01N43/824;A01N37/46;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圣理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頓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3173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噻唑 精苯霜靈 組合 及其 制劑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包含噻唑鋅和精苯霜靈,其中所述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重量比為1∶(0.02?50)。本發明組合物中有效成分噻唑鋅和精苯霜靈以特定重量比存在時,殺菌活性作用大于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殺菌活性總和,協同增效效應非常顯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含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組合物及其制劑和應用。
背景技術
在農作物的實際生產中往往會遇到多種細菌、真菌等侵染而導致的各種病害,防治這些病害除了必要的農業措施外,使用殺菌劑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一種殺菌劑的活性往往由于其殺菌譜的限制而不能有效防治多種細菌、真菌等同時導致的病害,并且重復且大量地使用單一殺菌劑會導致病菌的抗藥性日益嚴重。因此,為了擴大殺菌譜、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延緩耐藥性或抗藥性的產生,對殺菌劑進行復配是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有效而切實的途徑。
噻唑鋅為噻二唑類有機鋅殺菌劑,是本申請人于1999年開發成功的化合物(ZL00132119.6),其單劑已大量進入市場,服務于農業。噻唑鋅對植物細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突出,對部分真菌病害也有良好的防效,同時濃度適當時能夠促進植物根系和莖葉的生長,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此外,噻唑鋅還具有安全性高及與其它殺菌劑可混性強的特點。盡管噻唑鋅被認為是有效的,但其不能完全滿足植物耐受性和殺菌高活性的要求,且作用靶標相對單一,容易產生抗藥性,從而導致用藥量增加,農藥殘留加劇,進一步促進抗藥性的發展。
精苯霜靈是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治療和鏟除的作用,可被植物根、莖、葉迅速吸收,并在植物體內運轉到各個部位。精苯霜靈通過干擾核糖體RNA的合成來抑制真菌蛋白質的合成,從而達到殺死的病菌的目的,其可用于葡萄、煙草、柑橘、大豆、草莓、馬鈴薯等多種植物。
將不同的農藥成分進行復配,通過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農藥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復配的效果是加和作用,具有增效作用的農藥復配少之又少,特別是增效作用顯著的農藥復配更是少見。迄今為止,關于噻唑鋅和精苯霜靈復配的組合物及應用目前尚無人報道。本發明人對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配方篩選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噻唑鋅和精苯霜靈進行混配后二者在一定的混配比例內對防治作物病害具有預料不到的防治效果,增效作用十分明顯。基于此發現,經進一步研究,申請人完成了本發明。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人為了解決單一殺菌劑易產生耐藥性且殺菌譜窄的問題,經反復實驗后發現,將噻唑鋅和精苯霜靈復配能夠有效地防治病害,具有顯著的增效作用,從而致使施藥量降低,以致成本也降低。最為重要的是,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作用機制不相同,能夠延緩病原菌抗性的產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含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組合物,所述組合物包含噻唑鋅和精苯霜靈,其中所述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重量比為1∶(0.02-50)。本發明組合物中有效成分噻唑鋅和精苯霜靈以特定重量比存在時,殺菌活性作用大于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殺菌活性總和,協同增效效應非常顯著。
優選地,在上述組合物中,所述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重量比為1∶(0.05-40)。
更優選地,在上述組合物中,所述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重量比為1∶(0.1-20)。
最優選地,在上述組合物中,所述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重量比為1∶(0.1-10)。
優選地,在上述組合物中,所述組合物還包含農藥助劑,其中所述噻唑鋅和精苯霜靈的重量之和為所述組合物總重量的1%-90%,優選為5%-80%,更優選為10%-50%,其余為農藥助劑。所述農藥助劑都是制備中常用或農業上允許使用的各種成分,并無特別限定,具體成分和用量根據需要通過試驗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新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79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