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頭戴式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43433.0 | 申請日: | 201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733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施智維;洪毅;鄭權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01 | 分類號: | 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劉佳斐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頭戴式 顯示裝置 | ||
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器、第一波導元件以及第二波導元件。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射目標。第一波導元件包括多個第一分光元件。來自于顯示器的影像光束經由第一入光面入射第一波導元件。影像光束在第一波導元件之內收斂至第一光欄。影像光束經由第一出光面離開第一波導元件。第一光欄位于第一波導元件之內。第二波導元件包括多個第二分光元件。來自于第一波導元件的影像光束經由第二入光面入射第二波導元件。影像光束經由第二出光面離開第二波導元件并且影像光束在第二波導元件之外投射至第二光欄。第二光欄位于投射目標之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近眼顯示器(Near Eye Display,NED)以及頭戴式顯示器(Head-mountedDisplay,HMD)是目前極具發產潛力的下一代殺手級產品。在近眼顯示技術的相關應用上,目前可分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技術。對擴增實境技術而言,相關開發人員目前致力于如何在輕薄的前提下提供最佳的影像品質。
在頭戴式顯示器實現擴增實境的光學架構中,用以顯示的影像光束由投影裝置發出后,經由波導進入使用者的眼睛。來自光閥的影像以及外界的環境光束,經由波導進入使用者的眼睛,達到擴增實境的效果。在目前的頭戴式顯示器產品中,因為波導與光機機構的距離過于接近,而阻擋了環境光束進入眼睛的視野,破壞的沉浸感,對于擴增實境之效果大打折扣。
現在對于頭戴顯示裝置的要求,都會希望能越接近一般的近視眼鏡或太陽眼鏡的設計,因此如何將龐大的光機挪移至使用者的可視區之外,不阻擋使用者的視線,即是目前重要的課題之一。此外,頭戴式顯示器可提供的視角大小及其體積也是影響使用者體驗的重要因素。
“背景技術”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發明內容,因此在“背景技術”段落所公開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道的已知技術。在“背景技術”段落所公開的內容,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發明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發明申請前已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曉或認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其可提供大視角及良好的顯示品質,并且體積小。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公開的技術特征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頭戴式顯示裝置。頭戴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器、第一波導元件以及第二波導元件。顯示器用于提供影像光束。影像光束投射至投射目標。第一波導元件包括第一入光面、第一出光面以及多個第一分光元件。來自于顯示器的影像光束經由第一入光面入射第一波導元件。影像光束在第一波導元件之內收斂至第一光欄。影像光束經由第一出光面離開第一波導元件。第一光欄位于第一波導元件之內。第二波導元件連接于第一波導元件。第二波導元件包括第二入光面、第二出光面以及多個第二分光元件。來自于第一波導元件的影像光束經由第二入光面入射第二波導元件。影像光束經由第二出光面離開第二波導元件并且影像光束在第二波導元件之外投射至第二光欄。第二光欄位于投射目標之處。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A繪示圖1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2B繪示本發明圖2A中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光路徑側視示意圖。
圖2C繪示圖1的另一頭戴式顯示裝置的側視示意圖。
圖3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434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