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療智能分診方法和醫療智能分診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3821.0 | 申請日: | 2017-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8779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振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50/20 | 分類號: | G16H50/20;G16H50/70;G06F16/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羅瑞芝;陳源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療 智能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醫療智能分診方法和系統。該醫療智能分診方法,包括:從患者信息中抽取與疾病相關的癥狀和體征作為候選因素信息;根據候選因素信息,從醫學文獻中獲取與癥狀相關的多種疾病以及治療措施作為鑒定知識信息;將鑒定知識信息與候選因素信息進行匹配;重復上述步驟,直到確定疾病所屬科室或者患者信息已抽取并匹配完畢,返回分診結果。該方法和系統通過分析和患者的交互內容,從醫學文獻或者其他醫學數據中發現相關知識和規律從而形成鑒定知識信息的醫學證據,進而分析患者的患病情況并給出相關建議。從而達到根據患者的主要癥狀及體征,匹配出可能的疾病及其隸屬???,并推薦有效的就診的科室或就醫路徑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療智能分診方法和醫療智能分診系統。
背景技術
更準確診斷出疾病,更快速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人類一如既往的追求。然而現實中的門診分診場景是,患者患病卻對醫院的科室分類不了解,僅在掛號時才簡單咨詢掛號窗口或者分診臺的工作人員掛什么科比較合適,然而術業有專攻,很多掛號窗口或分診臺工作人員并非醫師專業出身。因此,患者面臨的結果往往是,好不容易掛到的號,見到醫生卻被告知病癥和所掛科室并不符合,要對癥看病需要重新選擇另一個科室掛號。這時,患者要么重新掛號,要么請醫生開大概對癥的藥了事。然而醫生的號源有限,再次掛號患者可能只能改天才能看病,耽誤病情的黃金診斷期。對于更稀少號源的專家號,同樣存在病不對診,或者僅能開具多日后的檢查預約單的問題。這些情況除了耽誤病情診斷,往往還伴隨著很高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
上述情況距離科學分診還有很大的距離。目前的分診系統通?;谌斯ぞ帉懙囊巹t庫,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適用的范圍窄。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和人文關懷的普及,醫療智能分診(Intelligent Triage)開始發展起來。相比傳統的門診分診,醫療智能分診能夠更快速、更準確的判斷疾病并給出合理建議。例如,一種提出的分診方法是基于深度學習方法的Airdoc的分診方式,使用深度學習方法通常是端到端(end to end)的應用,其過程對于人來說具有不可解釋性,并且缺少良好的信息交互,這對于醫學應用來說是個很大的弊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醫療智能分診方法和醫療智能分診系統,能基于知識挖掘(Knowledge Mining)和語義關系(SemanticRelation),通過患者提供的信息從醫學文獻中挖掘相關的醫學知識,自動地選擇和患者的交互內容,從而更快更準地確定患者的分診情況。
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醫療智能分診方法,基于知識挖掘進行分診,所述方法包括:
從患者信息中抽取與疾病相關的癥狀和體征作為候選因素信息;
根據所述候選因素信息,從醫學文獻中獲取與癥狀相關的多種疾病以及治療措施作為鑒定知識信息;
將所述鑒定知識信息與所述候選因素信息進行匹配;
重復上述步驟,直到確定疾病所屬科室或者所述患者信息已抽取并匹配完畢,返回分診結果。
優選的是,所述患者信息由患者口頭表達語言或電子錄入獲得,所述分診結果通過語音播報或電子信息文本展示返回至患者。
優選的是,抽取所述候選因素信息的過程為,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從患者提供的口頭表達語言中/或通過信息抽取技術從患者提供的信息文本中,抽取與疾病相關的癥狀和體征的關鍵詞或者關鍵短語和時間事件,上述關鍵詞或者關鍵短語和時間事件即所述候選因素信息。
優選的是,獲取所述鑒定知識信息的過程包括:
根據所述候選因素信息中的關鍵詞或者關鍵短語,從醫學文獻中檢索與關鍵詞或者關鍵短語相關的文檔內容;
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從檢索的文檔內容中查找并挖掘與疾病相關的知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38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診療數據管理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病變程度判斷系統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