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法設備的發現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31374.5 | 申請日: | 2017-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30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波;畢永東;顧德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北信源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W8/00;H04W12/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寧寧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非法 設備 發現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非法設備的發現方法和裝置,涉及互聯網的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通過安裝在待檢測網絡中每個網段的目標插件檢測第一目標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入設備接入所述待檢測網絡時的接入網絡數據包,接入設備的廣播數據包;基于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確定當前時刻接入至所述待檢測網絡中的目標接入設備,其中,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的數量至少為一個;對所述目標接入設備進行標準服務的探測,以根據探測結果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為非法接入設備,緩解了傳統的非法設備的探測方法探測精度較差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非法設備的發現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大部分企業都依靠互聯網進行辦公,那么越來越多的終端設備就接入至企業的內部網絡中。其中的一些企業對接入公司的終端計算機越來越重視,對于非公司的終端堅決杜絕接入。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許多智能設備、可以隨意接入公司網絡,使公司的網絡設備管理更加困難。外來人員,也可以隨意接入公司網絡,給公司帶來了很多不安全因素。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探測并禁止該非法接入網絡設備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都無法準確、實時的判斷出非法接入的設備,從而,無法滿足企業的迫切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法設備的發現方法和裝置,以緩解傳統的非法設備的探測方法探測精度較差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非法設備的發現方法,包括:通過安裝在待檢測網絡中每個網段的目標插件檢測第一目標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入設備接入所述待檢測網絡時的接入網絡數據包,接入設備的廣播數據包;基于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確定當前時刻接入至所述待檢測網絡中的目標接入設備,其中,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的數量至少為一個;對所述目標接入設備進行標準服務的探測,以根據探測結果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為非法接入設備。
進一步地,對所述目標接入設備進行標準服務的探測,以根據探測結果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為非法接入設備包括:對所述目標接入設備進行標準服務的探測,以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為所述待檢測網絡內部的接入設備;如果確定出所述目標接入設備不屬于所述待檢測網絡內部的接入設備,則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為非法接入設備。
進一步地,對所述目標接入設備進行標準服務的探測,以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為所述待檢測網絡內部的接入設備包括:獲取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接入所述待檢測網絡時的接入端口;基于所述接入端口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的設備類型;基于所述設備類型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所屬于所述待檢測網絡內部的接入設備。
進一步地,在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為非法接入設備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的地址信息;以及,控制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斷開與所述待檢測網絡的連接。
進一步地,控制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斷開與所述待檢測網絡的連接包括:向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發送第二目標數據包,以將所述目標接入設備和所述待檢測網絡進行隔離,其中,所述第二目標數據包中攜帶斷開所述目標接入設備和所述待檢測網絡之間的連接的信息。
進一步地,基于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確定當前時刻接入至所述待檢測網絡中的目標接入設備包括:確定發送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的設備;將發送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的設備作為所述目標接入設備。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非法設備的發現裝置,包括:檢測單元,用于通過安裝在待檢測網絡中每個網段的目標插件檢測第一目標數據包,其中,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入設備接入所述待檢測網絡時的接入網絡數據包,接入設備的廣播數據包;第一確定單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目標數據包確定當前時刻接入至所述待檢測網絡中的目標接入設備,其中,所述目標接入設備的數量至少為一個;探測單元,用于對所述目標接入設備進行標準服務的探測,以根據探測結果確定所述目標接入設備是否為非法接入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北信源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北信源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313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