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番紅花褐斑病的天然殺菌劑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304047.0 | 申請日: | 2017-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24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沈榮存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榮存 |
| 主分類號: | A01N65/38 | 分類號: | A01N65/38;A01N65/20;A01N65/12;A01N65/08;A01N65/04;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2273 | 代理人: | 沈振濤 |
| 地址: | 210046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番紅花 褐斑 天然 殺菌劑 及其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防治病蟲害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治番紅花褐斑病的天然殺菌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番紅花(學名:Crocus sativus L.)又稱藏紅花、西紅花,是一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種常見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莖扁圓球形,直徑約3厘米,外有黃褐色的膜質包被。葉基生,9-15枚,條形,灰綠色,邊緣反卷;葉叢基部包有4-5片膜質的鞘狀葉。花莖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藍色、紅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紅色,柱頭略扁,頂端楔形,有淺齒,子房狹紡錘形。蒴果橢圓形,長約3厘米。
番紅花是亞洲西南部原生種,最早由希臘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歐洲、地中海及中亞等地,明朝時傳入中國,《本草綱目》將它列入藥物之類,中國浙江等地有種植。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強大的生理活性,其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藥用,有鎮靜、祛痰、解痙作用,用于胃病、調經、麻疹、發熱、黃膽、肝脾腫大等的治療。
番紅花褐斑病是危害紅花根部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一般在6月中旬自番紅花下部葉片開始發生。病初在葉部出現退綠小點,以后病斑逐漸擴大,多為圓形或近圓形,黃褐色,病部變薄。病斑外圍有一黃色暈圈,中心部分顏色較深。濕度大時病斑正反二面均產生白色霉層。病斑直徑一般在0.4-1.3cm之間,平均則0.94cm。紅花收獲前,在病斑外圈產生大量黑色小點,為病菌的菌核,菌核球形,或不規形,黑色。番紅花褐斑病由Ramularia Carthami Zapr引起的。該菌分生孢子梗無色、粗短、多不分枝,常呈簇由氣孔伸出,分生孢子梗上有明顯的孢痕,其長度在18.3-32.6微米之間,分生孢子無色,圓柱形或卵形,兩端純園、單孢、雙孢或多孢、0-4個隔膜,形態變化較大。無論在自然情況下還是人工培養情況下,均以雙孢最多,單生或串生。一般人工培養條件下的分生孢子比自然情況下的大,雙孢所占比例更多。
番紅花褐斑病其病源為Ramularia Carthami,其典型癥狀是在葉片上產生較大的黃褐色園形病斑。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紅花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
目前,為防治番紅花病害通常使用的是化學農藥殺菌劑,由于大量使用化學農藥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同時,采用化學農藥殺菌劑,使植株病原菌菌種產生耐藥性、抗藥性,增加了防治的難度,甚至造成防治失敗。此外,化學農藥因其不具有選擇性,對有益的生物也會造成威脅。而且,很多化學農藥是不可降解或難于降解的,容易在動植物體內積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綠色環保、殺菌效果好的防治番紅花褐斑病的天然殺菌劑。
技術方案: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防治番紅花褐斑病的天然殺菌劑,由以下組份制成:板藍根、鳳尾草、白扁豆、白花藤、拉拉藤、七葉膽、木蝴蝶、錦燈籠、天仙子、旱蓮子。
作為改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制成:板藍根25-30份、鳳尾草15-20份、白扁豆15-20份、白花藤8-12份、拉拉藤6-8份、七葉膽4-6份、木蝴蝶2-4份、錦燈籠2-4份、天仙子1-3份、旱蓮子1-3份。
作為進一步改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制成:板藍根27-28份、鳳尾草16-17份、白扁豆18-19份、白花藤9-10份、拉拉藤7-8份、七葉膽4-5份、木蝴蝶2-3份、錦燈籠3-4份、天仙子2-3份、旱蓮子1-2份。
作為更進一步改進,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制成:板藍根27.8份、鳳尾草16.7份、白扁豆18.1份、白花藤9.1份、拉拉藤7.5份、七葉膽4.8份、木蝴蝶2.4份、錦燈籠3.2份、天仙子2.7份、旱蓮子1.6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防治番紅花褐斑病的天然殺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料分別經粉碎、過篩后混勻,得混合料;所述原料為板藍根、鳳尾草、白扁豆、白花藤、拉拉藤、七葉膽、木蝴蝶、錦燈籠、天仙子和旱蓮子;
(2)將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熱至50-70℃煎煮2-4h;
(3)過濾,濾液收集,濾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熱至50-70℃煎煮2-4h;
(4)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乙醇加入總量的1/20-1/10,加入1-3倍體積水,靜置24-48h;
(5)過濾,濾液濃縮至無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番紅花褐斑病的天然殺菌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榮存,未經沈榮存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40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植物提取物的免洗消毒液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植物殺蟲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