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巖心流體飽和度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301101.6 | 申請日: | 2017-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5561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焦春艷;李熙喆;胡勇;徐軒;郭長敏;楊希翡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G01N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巖心 流體 飽和度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一種檢測巖心流體飽和度的裝置及方法,其中,所述裝置包括壓力注射機構、流體注入機構以及輻射強度檢測機構;所述壓力注射機構中包括壓力注射泵,所述流體注入機構中包括第一流體存儲罐和第二流體存儲罐,所述輻射強度檢測機構中包括用于夾持巖心的巖心夾持器以及分別分布于所述巖心夾持器上下兩側的射線探測器和射線發生器,所述巖心夾持器的周壁上存在用于容納氣體或者液體的環空,所述射線探測器和所述射線發生器分別設置于滑軌上。本申請提供的一種檢測巖心流體飽和度的方法及裝置,能夠實時地獲取到巖心中各處的流體飽和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油氣田開發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檢測巖心流體飽和度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油氣田開發過程中,儲層中普遍存在著兩相流體,儲層中的流動往往是兩相滲流,這使得儲層中流體滲流規律變得相當復雜,儲層各處兩相流體同時存在。儲層各處流體飽和度的在線檢測對于研究兩相滲流規律來說意義重大。
目前研究巖心中流體飽和度的方法主要是稱重法、電阻率法等,稱重法就是將巖心從實驗裝置上卸下來后,測量重量,通過計算,得到巖心中流體飽和度的方法,此方法無法實時在線測量巖心中的含水飽和度。電阻率法可以實現巖心流體飽和度的在線檢測,但是無法得到巖心中各處的流體飽和度值,只能得到一個巖心整體的綜合值。
由上可見,現有技術中研究流體飽和度的方法,均無法實時地獲取到巖心中各處的流體飽和度。
應該注意,上面對技術背景的介紹只是為了方便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說明,并方便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而闡述的。不能僅僅因為這些方案在本申請的背景技術部分進行了闡述而認為上述技術方案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檢測巖心流體飽和度的方法及裝置,能夠實時地獲取到巖心中各處的流體飽和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一方面提供一種檢測巖心流體飽和度的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壓力注射機構、流體注入機構以及輻射強度檢測機構;所述壓力注射機構中包括壓力注射泵,所述流體注入機構中包括第一流體存儲罐和第二流體存儲罐,所述輻射強度檢測機構中包括用于夾持巖心的巖心夾持器以及分別分布于所述巖心夾持器上下兩側的射線探測器和射線發生器,所述巖心夾持器的周壁上存在用于容納氣體或者液體的環空,所述射線探測器和所述射線發生器分別設置于滑軌上,其中:所述壓力注射泵與所述巖心夾持器的環空相連,以向所述環空內的氣體或者液體施加壓力;所述第一流體存儲罐和所述第二流體存儲罐均與所述巖心夾持器的輸入端相連,以分別向所述巖心夾持器中的巖心樣本注入第一流體和第二流體;所述射線探測器和所述射線發生器在垂直方向處于同一直線上,并沿著各自的滑軌同步運行。
進一步地,所述壓力注射泵與所述巖心夾持器的環空之間連接有閥門和壓力傳感器。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體存儲罐和所述第二流體存儲罐的流體輸出口分別連接有閥門,所述第一流體存儲罐的閥門和所述第二流體存儲罐的閥門通過同一個壓力傳感器與所述巖心夾持器的輸入端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與所述巖心夾持器的輸出端相連的兩相流體分離計量機構,所述巖心夾持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兩相流體分離計量機構之間依次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和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3011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