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HOCs的被動加標方法及其在效應導向分析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244276.8 | 申請日: | 2017-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01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慧珍;游靜;祁紅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暨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6 | 分類號: | G01N30/06;G01N3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 地址: | 510632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hocs 被動 方法 及其 效應 導向 分析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HOCs的被動加標方法及其在效應導向分析中的應用,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PDMS膜的制備;步驟二,被動加標載樣;步驟三,效應導向分析;步驟四,毒性組分中有機污染物的定性與定量分析;步驟五,毒性確認。本發明基于平衡分配原理,使載入聚合物PDMS的HOCs不斷釋放進入水體,彌補水體中HOCs隨時間的損耗,能夠有效維持相對恒定的HOCs水濃度,有效克服常規溶劑加標方法在HOCs水毒性測試中濃度不穩定的問題,同時考慮HOCs的生物可利用性;在效應導向分析中,可提供更為準確的生物毒性測試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HOCs的被動加標方法及其在效應導向分析中的應用,屬于有機污染物毒性測定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水污染嚴重威脅水生生態系統平衡和人類健康,亟需開展水生生態風險評價的研究,制定相應的水質基準;準確可靠的毒性數據是建立有效水質基準的前提,而毒性數據主要通過加標目標污染物到水體,利用模式生物進行毒性測試來獲取。
傳統的溶劑加標方法將待測化合物配制成目標濃度的有機溶液,然后加入水體;對于疏水性有機污染物(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HOCs),由于其揮發降解、容器壁吸附、毒性測試中生物體的攝取等因素,毒性測試過程中污染物水體濃度逐漸降低。這導致水體暴露濃度變化大,污染物的劑量-效應關系不明,直接影響毒性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另外,環境污染因素復雜,多種污染物共存,鑒定主要致毒物是關鍵也是難點;效應導向分析(effect-directed analysis,EDA)結合化學分離分析方法和生物毒性測試技術,以有機污染物為篩選對象,可確定主要毒性貢獻者;針對當前HOCs污染嚴重、對水生生物毒性強的特點,有必要發展并完善EDA在毒性鑒定評價中的方法,發展能夠有效維持毒性測試過程中HOCs水濃度,同時考慮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加標方法是有效開展EDA的基礎。
本發明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為聚合物,HOCs為目標污染物,水為測試介質,燒杯為測試體系;基于平衡分配理論,使提前載入聚合物的HOCs不斷釋放進入水體,彌補水體中HOCs隨時間的損耗,有效克服溶劑加標方法在HOCs水毒性測試中濃度不穩定的問題,并考慮毒性測試中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HOCs的被動加標方法及其在效應導向分析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維持相對恒定的HOCs水濃度,同時考慮HOCs的生物可利用性,為開展EDA中生物毒性測試提供保障。
本發明的HOCs的被動加標方法及其在效應導向分析中的應用,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PDMS膜的制備,
第一步,將硅酮前聚物和固化劑充分混合,以一定厚度均勻涂布在干凈的不銹鋼板上,涂布厚度為0.1~0.5mm,去除其中氣泡,保持710mm汞柱30~40min;
第二步,23~25℃固化72~96h后,將膜揭下,裁剪成一定大小的片狀;
第三步,用丙酮超聲3~4次去除雜質,超聲時間為15~30min;
第四步,用純凈水超聲3~4次去除丙酮,自然風干,得到PDMS膜,所得PDMS膜的密度為1.15~1.20g/ml;
步驟二,被動加標載樣,
第一步,取一片步驟一制備的空白PDMS膜浸泡于含有目標HOCs的甲醇溶液,在23~25℃水平搖動,控制水平搖動速率為200~220rpm,每隔一段時間加入純凈水,至少加8次,促使HOCs轉移到PDMS膜中,至48~72h完成載樣;
第二步,取出PDMS膜,用純凈水洗凈甲醇,在23~25℃自然風干,得到載樣PDMS膜;
步驟三,效應導向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暨南大學,未經暨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2442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