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返出判斷精度的返流槽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8785.5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15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譚正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行之智匯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8 | 分類號: | E21B21/08;E21B21/01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輝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判斷 精度 返流槽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提高返出判斷精度的返流槽結構,包括帶有液位傳感器的主槽,與主槽并排設置的附槽,主槽與附槽之間設置N個正對液位傳感器的流道,N個流道豎直分布;流道內部固定有懸吊在頂面的隔板,隔板朝向附槽的一側表面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流道側壁還設置有橫軸,橫軸上活動連接轉板,轉板面向主槽方向;橫軸位于隔板與附槽之間,且橫軸安裝在流道的1/2高度處;所述流道與主槽的連接端設置有沿周向均勻分布于流道內壁的M個凸出件,所述凸出件具有朝向主槽方向的尖錐端。本發明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泥漿槽內巖屑沉積后無法準確判斷返出液位高度的問題,實現能夠方便的對泥漿槽中液位傳感器的探測高度進行修正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開采領域,具體涉及提高返出判斷精度的返流槽結構。
背景技術
泥漿槽,又稱鉆井液槽、返流槽,是石油開采鉆完井工作中,鉆井液從井口流回至沉淀池或泥漿池時,從井口至固控設備之間所通過的槽子。用于輸送從井內返出的帶有巖屑或地層砂的泥漿。泥漿槽是鉆井液錄井的取樣之處,對于泥漿錄井具有重要意義。泥漿槽內均設置有液位傳感器,用于監測返出鉆井液多少,從而便于工程人員在第一時間判斷是否溢流、是否發生井漏或井涌等。因此,泥漿槽中的液位傳感器所測得的液面信號對于鉆完井的安全施工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流經泥漿槽的鉆井液中帶有較多巖屑,返出的巖屑容易沉積在泥漿槽中,導致泥漿槽內液面上升,液位傳感器所測得的液位上升,而位于司鉆房或中控室內的工程人員無法獲知該液位上升是出現井內異常情況還是巖屑堆積造成,容易造成對井內情況的誤判,影響最佳井控時間。現有技術中對于上述問題始終未找到良好的解決方法,井場內始終采用傳統方式,在發現泥漿槽液位異常升高時安排專人前往泥漿槽處確認巖屑沉積情況,若工人發現巖屑并未沉積,則表明返出增大是井下情況所致,此時再通知鉆臺或中控室,則耽誤了關井時間,容易帶來井控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返出判斷精度的返流槽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泥漿槽內巖屑沉積后無法準確判斷返出液位高度的問題,實現能夠方便的對泥漿槽中液位傳感器的探測高度進行修正的目的。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提高返出判斷精度的返流槽結構,包括帶有液位傳感器的主槽,還包括緊鄰主槽、與主槽并排設置的附槽,主槽與附槽之間設置N個正對液位傳感器的流道,N個流道豎直分布,其中N為大于等于3的整數;所述流道連通主槽與附槽,流道內部固定有懸吊在頂面的隔板,隔板高度等于流道高度的一半,隔板朝向附槽的一側表面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流道側壁還設置有橫軸,橫軸上活動連接轉板,所述轉板面向主槽方向、且轉板能繞橫軸進行轉動;所述橫軸位于隔板與附槽之間,且橫軸安裝在流道的1/2高度處;所述橫軸至壓力傳感器的距離、小于轉板端部至橫軸的距離;所述流道與主槽的連接端設置有沿周向均勻分布于流道內壁的M個凸出件,所述凸出件具有朝向主槽方向的尖錐端,其中M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行之智匯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行之智匯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87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動泥漿閘閥控制裝置
- 下一篇:茶葉炒干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