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流檢測電路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8697.5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7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朱偉風;楊志娟;聶云;賴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與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00 | 分類號: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胡麗莉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流 檢測 電路 方法 | ||
1.一種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應用于終端;所述電流檢測電路包括:充電芯片、電源管理芯片、電池保護芯片及采樣電阻;其中,所述充電芯片、所述電源管理芯片設置于所述終端的印制電路板上,所述電池保護芯片設置于所述終端的電池保護板上;
所述充電芯片、所述電源管理芯片、所述電池保護芯片分別通過對所述采樣電阻的兩端的電壓進行采樣,獲得充電電路電流、電量計電路電流和電池保護板電路電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檢測電路還包括電源信號線VBAT、模擬地信號線AGND、第一采樣信號線D1和第二采樣信號線D2;
所述第一采樣信號線D1連接所述采樣電阻的第一端R1、所述電池保護芯片的電池保護電流負極采樣引腳S2、所述電源管理芯片的電量計電流負極采樣引腳CSN、所述充電芯片的充電電流負極采樣引腳CISP;
所述第二采樣信號線D2連接所述采樣電阻的第二端R2、所述電池保護芯片的電池保護電流正極采樣引腳S1、所述電源管理芯片的電量計電流正極采樣引腳CSP、所述充電芯片的充電電流正極采樣引腳CISN;
所述電源信號線VBAT的一端連接所述印刷電路板的電源輸入口的正極,所述電源信號線VBAT的另一端連接所述終端的電池正極;
所述模擬地信號線GAND的一端連接所述電源輸入口的負極,所述模擬地信號線GAND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電池的負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信號線VBAT、模擬地信號線AGND、第一采樣信號線D1和第二采樣信號線D2設置于軟性電路板FPC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樣電阻設置于所述印制電路板上;
所述采樣電阻串聯在所述印制電路板的數字地和所述模擬地信號線AGND之間;
所述采樣電阻的第二端R2引出所述第二采樣信號線D2,通過所述軟性電路板FPC連接到所述電池保護芯片的電池保護電流正極采樣引腳S1;
所述采樣電阻的第一端R1引出所述第一采樣信號線D1,通過所述軟性電路板FPC連接到所述電池保護芯片的電池保護電流負極采樣引腳S2。
5.根據權利要求3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樣電阻設置于所述電池保護板上;
所述采樣電阻串聯在所述電池正極與所述電源信號線VBAT之間;
所述采樣電阻的第二端R2引出所述第二采樣信號線D2,通過所述軟性電路板FPC連接到所述電源管理芯片的電量計電流正極采樣引腳CSP和所述充電芯片的充電電流正極采樣引腳CISN;
所述采樣電阻的第一端R1引出所述第一采樣信號線D1,通過所述軟性電路板FPC連接到所述電源管理芯片的電量計電流負極采樣引腳CSN和所述充電芯片的充電電流負極采樣引腳CISP。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流檢測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樣電阻的電阻精度為1%。
7.一種電流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權利要求1至6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流檢測電路;所述電流檢測方法包括:
在終端處于使用過程中時,所述電源管理芯片、所述電池保護芯片分別對所述采樣電阻的兩端的電壓進行采樣,得到采樣電壓;
在所述終端處于充電狀態時,所述充電芯片對所述采樣電阻的兩端的電壓進行采樣,得到采樣電壓;
所述充電電路、電量計電路和電池保護板電路分別對自身采樣得到的所述采樣電壓進行計算,獲得所述充電電路電流、電量計電路電流和電池保護板電路電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流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芯片、所述電源管理芯片、所述電池保護芯片分別對所述采樣電阻的兩端的電壓進行采樣,具體包括:
所述電池保護芯片讀取所述電池保護電流正極采樣引腳S1和電池保護電流負極采樣引腳S2之間的電壓,作為所述采樣電壓;
所述電源管理芯片讀取所述電量計電流正極采樣引腳CSP和電量計電流負極采樣引腳CSN之間的電壓,作為所述采樣電壓;
所述充電芯片讀取所述充電電流負極采樣引腳CISP和充電電流正極采樣引腳CISN之間的電壓,作為所述采樣電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與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與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869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緩沖充氣包裝結構
- 下一篇:一種包裝板覆膜工藝及實施該工藝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