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橢圓展開轉換波速度分析方法與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78574.1 | 申請日: | 2017-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0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周青春;康德拉什科夫;田迎春;張云波;謝桂生;姜瑞友;陳相君;涂國田;趙正三 | 申請(專利權)人: | 恒泰艾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鴻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鴻雁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橢圓 展開 轉換 波速 分析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橢圓展開轉換波速度分析方法及系統,其方法包括:獲取共炮點道集,根據所述共炮點道集數據,建立觀測系統;利用轉換波速度分析方程進行轉換波速度分析,直接獲得轉換波速度和相應縱波速度;該方法避免了傳統轉換波處理技術的需要先做近似共轉換點道集,然后才能進行速度分析的缺點,過程簡單,減少近似公式,當地下反射界面為任意形狀時,利用本方法能夠有效地形成共轉換點疊加剖面。利用速度分析結果,可以將PP波剖面和PS波剖面的反射界面進行關聯統一。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震數據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橢圓展開轉換波速度分析方法與系統。
背景技術
開發轉換波地震技術的想法產生于20世紀下半葉。由于利用該技術可以在地震資料處理時得到較高分辨率的時間剖面,能夠獲得縱波和橫波速度及其比值,用以研究地質剖面的巖性、應力狀態以及進行巖相分析,并且地震野外采集的投入增加也不大,所以人們對這一技術曾經寄予厚望。但是目前主要的地震工作都是通過研究單一的縱波完成的,僅僅一小部分地震勘探運用了轉換波,但也僅限于地震反射層為簡單的層狀結構地區。主要原因是缺乏處理轉換波地震數據的完整的成熟技術和軟件,因而不能處理一般地質條件下的轉換波地震數據。
現有技術中常見的轉換波疊加方法,利用共轉換點(CCP)道集抽取轉換波反射路徑示意圖如圖1所示:
首先,轉換波時距方程。
由震源產生的下行縱波P,遇到界面后轉換成轉換波P-SV,然后上行波傳到地面。由此可以推導出時距方程:
其中vp和vs分別為介質的縱波和橫波速度,x為炮檢距,xp為震源點到轉換點的水平距離,zr為反射界面深度,zs為震源深度。可見,即使對于水平界面均勻介質,轉換波時距曲線方程也不再是雙曲線方程。
其次確定轉換點。轉換點的水平距離xp可由下式確定
其中
a4=1-G2
a3=-2(1-G2)
a1=-2x(zr-zs)2
a0=2x2(zr-zs)2
其中G=vp/vs。
其中,共轉換點道集的抽取。前人已經提出了幾種CCP道集抽取算子,但是他們所設計的抽道集算子均為近似算子。當偏離距大于反射層深度時,利用近似算子所抽取的道集,共轉換點發生嚴重分散和移位。
二、轉換波速度分析
由于在轉換波的處理中,轉換點坐標的計算與縱、橫波速度有關,而速度分析又需要CCP道集,因此轉換波的速度分析又分為兩步:首先是在CMP(共轉換點道集)道集上作初步速度分析,然后是在CCP道集上進行精細速度分析。而且速度分析與抽取CCP道集是一個過程。
CCP道集上的時距曲線方程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恒泰艾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恒泰艾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85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