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72905.0 | 申請日: | 2017-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7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海陽;李甫林;車三宏;楊曄;王彬;黃詩進;段燦明;李金非;李建輝;陳澤玉;卞紅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車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5/12 | 分類號: | H02K15/12 |
| 代理公司: | 無錫互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董娟,戴薇 |
| 地址: | 224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mw 級直驅 永磁 風力發電機 轉子 熱輻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輻射裝置,更具體涉及一種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
背景技術
發電機轉子支架入廠后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磁軛面噴砂處理,噴砂處理完成后進行發電機壓條裝配,待壓條安裝完成后進行磁鋼裝配。
磁鋼裝配完成后需吊入地坑加熱烘烤轉子,由于地坑內徑5.5米,但6MW轉子與3MW模塊化轉子無法吊入地坑中;因此轉子磁鋼推放完成后無法吊入地坑中加熱,易發生轉子磁鋼生銹。磁鋼生銹后影響注膠工序,當發電機上塔后磁鋼生銹引起磁鋼脫落,導致發電機無法運行。當轉子磁鋼生銹后返工換新磁鋼,返工程序比較繁瑣,操作困難,影響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升產品品質的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專利熱輻射裝置包括位于轉子外側的多個依次連接的第一加熱組件、位于轉子內側的多個依次連接的第二加熱組件和控制柜,所述第一加熱組件包括第一框架、安裝在所述第一框架內部的第一反射板以及與所述第一框架的表面貼合連接的第一保護框,所述第一保護框內設有多根第一遠紅外加熱管,所述第一遠紅外加熱管與所述反射板平行設置且不接觸,所述第一遠紅外加熱管朝向所述轉子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加熱組件包括第二框架、安裝在所述第二框架內部的第二反射板以及與所述第二框架的表面貼合連接的第二保護框,所述第二保護框內設有多個第二遠紅外加熱管,所述第二遠紅外加熱管與所述反射板平行設置且不接觸,所述第二遠紅外加熱管朝向所述轉子的內表面,所述第一遠紅外加熱管和所述第二遠紅外加熱管分別與所述控制柜內的電源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的側邊設有用于與相鄰的所述第一框架相連接的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加熱組件之間通過所述第一連接件相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框架的側邊設有用于與相鄰的所述第二框架相連接的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加熱組件之間通過所述第二連接件相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的高度與所述第二框架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框架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寬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護框內設有六根平行設置的所述遠紅外加熱管。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均為鋁板。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遠紅外加熱管和第二遠紅外加熱管分別為均為石英加熱管。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遠紅外加熱管和所述第二遠紅外加熱管與所述控制柜通過航空插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均設有滾輪。
其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可以解決3MW模塊化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與6MW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加熱注膠作業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的第一加熱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的第一加熱組件的左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的第二加熱組件的主視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轉子熱輻射裝置的第二加熱組件的左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圖3和圖4分別示意性地顯示了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第一加熱組件和第二加熱組件。該用于MW級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專利熱輻射裝置包括位于轉子外側的多個依次連接的第一加熱組件1、位于轉子內側的多個依
次連接的第二加熱組件2和控制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車電機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車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729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