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重力自動循環運轉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67408.1 | 申請日: | 2017-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4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發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發君 |
| 主分類號: | F03G3/00 | 分類號: | F03G3/00;F03G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曾龍 |
| 地址: | 551300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重力 自動 循環 運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重力自動循環運轉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一種重力自動循環運轉,該裝置結構簡單、制作工藝簡便、易于推廣。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一種重力自動循環運轉機:包括長方形底板,所述長方形底板兩側分別設置兩個垂直支撐桿,所述垂直支撐桿上端設置軸,且所述軸與長方形底板在水平方向夾角為30度;所述軸依次穿過大轉盤和小轉盤,且所述大轉盤和小轉盤外設置由橫條組成的履帶。
進一步,所述長方形底板水平置于地面上。
進一步,所述橫條由活動連接件連接組成履帶。
進一步,所述軸設置兩個軸承,且所述軸承內側固定在軸上,所述大轉盤和小轉盤分別固定在軸承外側,且軸承外側通過圓管固定在一起。
進一步,所述大轉盤在運轉機內側與履帶接觸形成第二受力點,所述小轉盤在所述運轉機外側與履帶接觸形成第一受力點。
進一步,所述大轉盤外沿設置一圈由擋片彼此夾合有凹槽的滑道滑輪組成的外圈,所述小轉盤外沿設置一圈由擋片彼此夾合滑道滑輪組成的外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發明通過大小轉盤的巧妙設計,應用力差原理,達到了履帶自動循環轉動的目的,且本裝置結構簡單、制作工藝簡便、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軸承與軸和圓管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大轉盤與橫條的放置關系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小轉盤與橫條的放置關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一種重力自動循環運轉機:包括長方形底板1,所述長方形底板1兩側分別設置兩個垂直支撐桿2,所述垂直支撐桿2上端設置軸6,且所述軸6與長方形底板1在水平方向夾角為0-90度;所述軸6依次穿過大轉盤3和小轉盤4,且所述大轉盤3和小轉盤4外設置由橫條10組成的履帶7。
進一步,所述長方形底板1水平置于地面上。
進一步,所述橫條10由活動連接件連接組成履帶7。
進一步,所述軸6設置兩個軸承9,且所述軸承9內側固定在軸6上,所述大轉盤3和小轉盤4分別固定在軸承9外側,且軸承9外側通過圓管8固定在一起,如圖1所示,大小轉盤通過連接件5連接。
進一步,所述大轉盤3在運轉機內側與履帶7接觸形成第二受力點14,所述小轉盤4在所述運轉機外側與履帶7接觸形成第一受力點15。
進一步,所述大轉盤3外沿設置一圈由擋片11彼此夾合有凹槽的滑道滑輪12組成的外圈,所述小轉盤4外沿設置一圈由擋片11彼此夾合滑道13組成的外圈,所述橫條10分別在第二受力點14和第一受力點15上分別置于有凹槽的滑道滑輪12和滑道滑輪13上。
本發明的實施步驟如下:
履帶在重力作用下,履帶纏繞大小轉盤,由于大小轉盤在運轉機內側與履帶接觸分別形成第二受力點、第一受力點;同時第二受力點、第一受力點在所述軸的兩側產生軸心距離差,在大小轉盤同時轉動的情況下,履帶得到一個永久性的杠桿力差,這個力差保證了履帶能永久性的自由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發君,未經王發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6740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于貨物掃描的RFID貨物掃描裝置
- 下一篇:一種指紋蓋板模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