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蜂窩結構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56784.0 | 申請日: | 2017-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9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川上顯史;平川敏弘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礙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01J35/04 | 分類號: | B01J35/04;B01J35/10;B01J32/00;B01D53/56;B01D53/62;B01D53/72;B01D53/9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鐘晶;陳彥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蜂窩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蜂窩結構體,其有效抑制了在蜂窩結構體外周側形成的孔格的變形,且機械強度優異。所述蜂窩結構體具備柱狀蜂窩結構部,所述蜂窩結構部具有劃分形成多個孔格的多孔質隔壁,所述孔格從流入端面延伸至流出端面并成為流體流路,蜂窩結構部中,在與孔格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上,中央孔格結構與外周孔格結構為不同的孔格結構,所述外周孔格結構由在比中央孔格結構靠外側的外周部分形成的多個孔格構成,在與孔格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上,蜂窩結構部的幾何重心與中央孔格結構的幾何重心存在于相離的位置,且各重心間的距離大于最外周孔格結構的孔格間距的一半長度,所述最外周孔格結構包含在蜂窩結構部的最外周形成的完整孔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蜂窩結構體。更詳細而言,涉及有效地抑制了由隔壁劃分形成的孔格的變形,特別是有效地抑制了在蜂窩結構體外周側形成的孔格的變形且機械強度優異的蜂窩結構體。
背景技術
以往,為了凈化處理從汽車等的引擎排出的廢氣中所含的HC、CO、NOX等有害物質,使用將催化劑擔載于蜂窩結構體而得到的構件。此外,蜂窩結構體通過在由多孔質的隔壁劃分形成的孔格的開口部實施封孔,從而還用作廢氣凈化用過濾器。
蜂窩結構體是具有隔壁的柱狀結構體,所述隔壁劃分形成成為廢氣的流路的多個孔格。這樣的蜂窩結構體在與孔格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上,具有多個孔格以預定的周期有序排列的孔格結構。以往,在一個蜂窩結構體中,上述面內的孔格結構為一種,但近年來,以提高廢氣凈化效率等為目的,提出了在上述面內具有兩種以上孔格結構的蜂窩結構體。例如提出如下蜂窩結構體,其通過在與孔格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上使中央部分與外周部分的孔格密度、孔格形狀不同,從而在上述面內具有兩種以上孔格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3)。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17779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01837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0-09701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1~3中,作為具有兩種以上孔格結構的蜂窩結構體,例如公開了如下蜂窩結構體等,該蜂窩結構體構成為:在與孔格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上,中央部分的孔格密度高,外周部分的孔格密度低。這樣的蜂窩結構體通常構成為:在上述面上,中央部分的孔格結構的幾何重心與蜂窩結構體的重心一致。
以往,作為蜂窩成形體的成形方法之一,已知沿水平方向擠出成形蜂窩成形體的成形方法。該成形方法中,在將擠出方向設定為水平方向的擠出成形機中,安裝所希望的形狀的金屬模具,將陶瓷原料從金屬模具向水平方向擠出,成形為柱狀的蜂窩成形體。在此,剛剛擠出成形后的蜂窩成形體非常軟弱,容易變形。為了得到優質的成形體,需要支承剛剛擠出成形后的蜂窩成形體以使其不變形地輸送至各工序。通常,作為支承蜂窩成形體的承受臺,使用具有與蜂窩成形體的側面形狀互補的支承面的承受臺,利用該承受臺從下方支承沿水平方向擠出的蜂窩成形體。
通過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與蜂窩成形體的側面形狀互補的支承面的承受臺,能夠抑制蜂窩成形體的外形的大幅變形。然而,即使使用了如上所述的承受臺,蜂窩成形體的存在于重心的垂直下方的最外周的孔格也大大受到蜂窩成形體自身重量的影響,因此最外周的孔格有時會局部變形。特別是,在如上所述的具有兩種以上孔格結構的蜂窩結構體中,中央部分的孔格結構更加密集的情況下,存在如下問題:蜂窩成形體的最外周容易受到大負荷,蜂窩成形體的最外周的孔格特別容易變形。其結果是,將這樣的蜂窩成形體燒成而得到的蜂窩結構體在使用時等容易以變形的孔格為起點而產生裂紋,其強度低。
本發明鑒于這樣的以往技術所具有的問題而完成。本發明提供一種蜂窩結構體,其有效地抑制了由隔壁劃分形成的孔格的變形且機械強度優異,特別是有效地抑制了在蜂窩結構體外周側形成的孔格的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礙子株式會社,未經日本礙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567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