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06434.3 | 申請日: | 2017-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6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龔建英;王華新;陳寶玲;龍定建;唐慶;孫開道;王珠娜;李進華;林茂;蘇莉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9/02;A01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30002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觀賞 石斛 種植 方法 | ||
1.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以高大通直的白千層大樹作為載體,以觀賞石斛作為骨干材料,配以硬葉蘭和鳥巢蕨,選擇鍍鋅網制作成栽培容器,采用適宜的栽培基質,按照一定的種植密度將不同種類觀賞石斛分層固定種植于白千層樹干上,形成觀賞石斛園林景觀;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種植種類的選擇;(2)種植密度和株數的選擇;(3)種植層數和間距的選擇;(4)栽培容器的選擇;(5)栽培基質的選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選擇密花石斛、鼓槌石斛、金釵石斛、矩唇石斛作為種植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種植種類的規格和花色如下:密花石斛株高25~35cm,花色為黃色;鼓槌石斛株高20~30cm,花色為金黃色;金釵石斛株高25~35cm,花色為白紫混色具斑眼;矩唇石斛株高25~35cm,花色為淺紫色。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中,種植密度和株數為:每叢間距30cm×30cm,每棵樹種植30~40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中,種植層數和間距為:離地3.9m處,沿白千層樹干自上而下分4層分別種植鼓槌石斛、金釵石斛、密花石斛、矩唇石斛,層間距為60c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栽培容器是由鍍鋅網制作而成,鍍鋅網線粗度為1mm,孔洞大小為1cm×1c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栽培容器的制作方法為:用剪刀裁剪鍍鋅網,寬度為17~19cm,上下各卷邊1cm,形成圓面以防鋒利的外側割傷植株和人;長度為1~2.5m,并用膠鉗夾住鍍鋅網下部,每隔30~40cm,向下打一個折,共打5~7個折,使鍍鋅網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容器,即得。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栽培容器的固定方法為:將栽培容器圍著白千層樹干指定的種植位置,使用鐵線沿栽培容器下部孔洞穿過,用力捆扎固定,成為穩固的附樹栽培容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栽培基質為松樹皮和白千層樹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觀賞石斛附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選取直徑為5~7cm的松樹皮,將其置于栽培容器底部,松樹皮的用量占鍍鋅網高度的1/3,以保持水分,并就近撕下白千層塊狀樹皮包住貼鍍鋅網外側的根部,以防陽光直射灼傷根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0643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