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80264.6 | 申請日: | 2017-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79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亞;孫建彬;丁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峘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53/34 | 分類號: | B65G53/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楊曉玲 |
| 地址: | 2111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送 管道 耐磨 轉向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適用于煤粉氣力輸送管道的轉向。
背景技術
目前煤粉輸送管道轉向通常采用如圖1所示的弧形管道,由于煤粉是小顆粒狀,在弧形管道中需不斷碰撞沖刷弧形管道外側實現改向,造成弧形管道外側非常容易磨穿,管道壽命短。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包括煤粉輸送管道,在煤粉輸送管道需要轉向的位置設有轉向器盤形殼體,轉向器盤形殼體內部設有耐磨材料制成的旋轉葉輪,轉向器盤形殼體圓周設有兩個與煤粉輸送管道相通的煤粉進出口。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器盤型殼體內徑是煤粉輸送管道內徑的2~3倍。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器盤形殼體與煤粉輸送管道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葉輪的材質為聚四氟乙烯、尼龍或陶瓷。
進一步的,所述轉向器盤形殼體兩側設有可拆卸的上下蓋板,旋轉葉輪軸與上下蓋板固定。
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通過在煤粉輸送管道需要轉向的位置設有轉向器盤形殼體,轉向器盤形殼體內部設有耐磨材料制成的旋轉葉輪,轉向器盤形殼體圓周設有兩個與煤粉輸送管道相通的煤粉進出口,旋轉葉輪在物料的沖撞下被動旋轉,旋轉葉輪與轉向器盤形殼體不直接接觸,在改變煤粉流向的同時減少對管道的磨損,最終達到延長轉向管道使用壽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弧形轉向管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構造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向剖面視圖;
圖中:1-轉向器盤形殼體,2-旋轉葉輪,3-煤粉輸送管道,4-煤粉進出口,5-上下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如圖2至3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包括煤粉輸送管道3,在煤粉輸送管道3需要轉向的位置設有轉向器盤形殼體1,所述轉向器盤型殼體1內徑D是煤粉輸送管道3內徑d的2~3倍,并且轉向器盤型殼體1與煤粉輸送管道3為一體成型。在轉向器盤形殼體1內部設有耐磨材料制成的旋轉葉輪2,旋轉葉輪2的材質可選用聚四氟乙烯、尼龍或陶瓷。在轉向器盤形殼體1兩側設有可拆卸的上下蓋板5,旋轉葉輪2軸兩端與上下蓋板5固定,通過上下蓋板5對旋轉葉輪2定位支撐。在轉向器盤形殼體1圓周設有兩個與煤粉輸送管道3相通的煤粉進出口4。通過調節兩個煤粉進出口4的開口位置,可以調節煤粉輸送管道3的轉向角度α,轉向角度α可用范圍為90°~180°。
工作時,沿煤粉輸送管道3運行的物料通過煤粉進出口4進入轉向器盤形殼體1內,然后隨旋轉葉輪2轉向后再經煤粉進出口4送出,旋轉葉輪2在物料的沖撞下被動旋轉,并且旋轉葉輪2與轉向器盤形殼體1不直接接觸,通過本發明煤粉輸送管道耐磨轉向器,在改變煤粉流向的同時減少對煤粉輸送管道的磨損,最終達到延長管道使用壽命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峘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大峘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8026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在線檢測冷軋板表面摩擦系數的系統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平整機的標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