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型移動充電車供電方法、服務能力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68132.1 | 申請日: | 2017-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42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7 |
| 發明(設計)人: | 何旭;陳炯;馬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L53/14 | 分類號: | B60L53/14;B60L53/30;B60L1/00 |
| 代理公司: | 11482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郭文浩;吳曉芬 |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移動 充電 供電 方法 服務 能力 計算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型移動充電車供電方法,應用于包括動力供電系統、補能供電系統的移動充電車,該方法基于所選定的工作模式進行供電電池的切換;所述的工作模式包括增程模式、增能模式;所述增能模式下供電電池的切換為,通過移動充電車的動力電池為外部電動車提供充電用電能;所述增程模式下供電電池的切換為,通過載能電池為移動充電車負載提供電能。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電動型移動充電車服務能力計算方法。本發明實現了兩類供電電池之間的能量互用,并能自由實現服務電量與服務半徑之間的權衡設置,提高了移動充電車服務能力配置的靈活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動汽車充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型移動充電車供電方法、服務能力計算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純電動汽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正快速產業化,由此直立式充電樁和壁掛式充電裝置開始普及,但是由于其位置的固定性,只能滿足車輛的定點充電需求。
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電動車輛在行駛途中會因為沒有到達充電站而動力電池中儲存的電能耗盡而無法繼續行駛的情況。如果到達充電站之前電能已經耗盡的話,則一般求助拖車將電動車拖到充電站,成本高且非常不方便,拖行過程還可能對電動車造成損壞。
為了解決電動汽車未到達充電站而耗盡電能無法移動的問題,有人設計了移動充電車,通過在車體內裝載大量充電電池,并配置配電系統和充電槍構成一個移動的補能供電系統,實現對無電力的電動汽車的應急充電。補能供電系統包括載能電池、載能電池高壓配電系統、用于載能電池充電的補能口、用于電動車充電的充電槍;對載能電池進行充電時,外部電源經補能口通過載能電池高壓配電系統對載能電池進行充電;對電動車進行充電時,載能電池通過載能電池高壓配電系統,經充電槍對電動車充電。
但是移動充電車由于載重量的限制,所裝載的用于充電服務的電池容量有限,這大大限制了移動充電車的服務能力。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即為了在現有移動充電車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可用電量,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電動型移動充電車供電方法,應用于包括動力供電系統、補能供電系統的移動充電車,所述動力供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動力電池高壓配電系統,所述補能供電系統包括載能電池、載能電池高壓配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基于所選定的工作模式進行供電電池的切換;
所述供電電池包括動力電池、載能電池;
所述的工作模式包括增程模式、增能模式;
所述的供電電池的切換包括:所述增能模式下供電電池的切換為,通過移動充電車的動力電池為外部電動車提供充電用電能;所述增程模式下供電電池的切換為,通過載能電池為移動充電車負載提供電能。
優選地,所述基于所選定的工作模式進行供電電池的切換,包括:
選定工作模式,并在供電電池的剩余電量滿足設定切換條件時,依據所選定工作模式下供電電池的切換方法進行供電電池的切換;
其中,選定工作模式為增程模式時,所述設定切換條件為動力電池剩余電量小于第一設定閾值;選定工作模式為增能模式時,所述設定切換條件為載能電池剩余電量小于第二設定閾值,且動力電池剩余電量大于第三設定閾值。
優選地,所述增能模式下,所述的動力電池通過載能電池高壓配電系統為外部電動車提供充電用電能。
優選地,所述增能模式下,所述的動力電池依次通過具有DC/DC變換器的動力電池高壓配電系統、載能電池高壓配電系統為外部電動車提供充電用電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81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