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體浮力型材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03606.4 | 申請日: | 2017-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47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戴金輝;李萌昭;吳平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63/00 | 分類號: | C08L63/00;C08L75/04;C08L67/00;C08K7/28;B29C48/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劉繼富;王春偉 |
| 地址: | 266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體 浮力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固體浮力型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預先稱量的樹脂體系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得到混合料;所述樹脂體系包括:粘度不大于50Pa·s的熱固性樹脂、固化劑、催化劑和促進劑;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抗水靜壓強度不低于30MPa;(2)將混合料通過真空擠出機擠出成型,得到型材坯體;其中,真空擠出機的擠出頭定型段截面積與擠出機筒截面積的比值在0.02?0.8之間;擠出壓力在0.5MPa?15MPa之間;(3)將型材坯體固化處理,得到固體浮力型材。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固體浮力型材的制備方法,可以省略脫模等步驟,無且無需進行模具的拆裝、清洗等工作,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固體浮力型材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海洋開發科學的興起和發展,人類對海底世界的探索越來越多,潛入深度越來越深,迫切需要能應用于深海的浮力材料,以保證深水設備的安全使用。所以,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國內外就開始了對高強度浮力材料的研究。
專利200610043524.4公開了一種深海用可加工固體浮力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是將空心玻璃微珠和環氧樹脂在80-100℃下于捏合機中攪拌混合,放入模具中加壓升溫固化,其適用深度為4000米。
專利200910174576.9公開了一種可加工固體浮力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加熱條件下將環氧樹脂、固化劑等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糅合后填入模具中固化,固化時間需40小時。
上述制備浮力材料的方法中,均需要將捏合后的物料轉移到模具中成型;再將物料帶模具一起放入烘箱中加熱固化;固化后還需要進行脫模操作。由于需要借助模具成型固化,使得其制備步驟較多,生產效率低。不僅如此,上述制備過程中還涉及到模具的拆裝、清洗等工作,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效率,加大了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這些過程很難實現自動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固體浮力型材的制備方法,用于提高浮力材料的生產效率。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固體浮力型材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預先稱量的樹脂體系和空心玻璃微珠混合,得到混合料;所述樹脂體系包括:粘度不大于50Pa·s的熱固性樹脂、固化劑、催化劑和促進劑;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抗水靜壓強度不低于30MPa,優選不低于40MPa;
(2)將混合料通過真空擠出機擠出成型,得到型材坯體;其中,真空擠出機的擠出頭定型段截面積與擠出機筒截面積的比值在0.02-0.8之間;擠出壓力在0.5MPa-15MPa之間;
(3)將型材坯體固化處理,得到固體浮力型材。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空心玻璃微珠和樹脂體系的質量比為1:(1.0-2.0),優選為(1.2-1.8)。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熱固性樹脂包括環氧樹脂、聚氨酯及不飽和聚酯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環氧樹脂。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熱固性樹脂的粘度不大于20Pa·s。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熱固性樹脂的粘度不大于10Pa·s。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徑為40-120微米。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真空擠出機為真空螺桿擠出機或真空液壓擠出機。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真空擠出機的擠出頭定型段截面積與擠出機筒截面積的比值在0.09-0.5之間;擠出壓力在2MPa-10MPa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步驟(1)中,混合通過攪拌機或捏合機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0360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